風波,是風的一部分,來得快,去的也快。
當世人都在數落武王庶子欺男霸女的時候,寄建功已經帶著兩千龍騎軍迴歸瀚州了。
人們也開始明白,這一次,武王庶子是徹底和西蜀雙壁做了一個了斷,黑白兩道上,無不是津津樂道。
對元正這個庶子,內心中的敬意油然而上。
主要還是因為元鐵山的緣故,小兒子在外面解決不掉的事情,可以回家找老子,老子立馬就派出了天下聞名的武將,解決掉了世人所認為的麻煩。
風浪還未完全散去,卻有了尉遲陽足夠渾水摸魚的空間。
黑虎門,羅剎門,糜音坊,三個江湖幫派,近乎一夜之間,重要人物,均被滅了,只留下了中流砥柱和底層成員,於尉遲陽而言,這三個幫派,幾乎就等同於被馴服的野馬。
其實霸州和靈州境內的官員也都知曉尉遲陽幹了一些什麼事情。
糜音坊裡,魚龍混雜,刺史可能在裡面有分紅,郡守在裡面也有分紅。
可這會兒也沒脾氣,寄建功何許人也,武王為了疼愛自己的小兒子,連寄建功這等猛進都派到了蒼雲城這等不毛之地,可想而知,當今武王是有多麼的護犢子。
郡守就不說了,還不值得被武王元鐵山打死。
刺史,面見武王,也是心裡發虛。
在武王囂張跋扈的生涯裡面,打死了三個二品大員,至於三品官四品官或是當朝言官,被元鐵山打死的,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了。
也因此,明明知曉元正是在虎口拔牙,還拔的那麼淡定從容,可也沒有脾氣。
糜音坊裡的分紅,總沒有自己的仕途來的更加重要。
當朝溫若松,有了日落西山的勢頭,到時候誰會彌補這個空缺,所有的文官心裡,都在暗自猜測這些事。
有資格成為丞相的文官,其實有很多。
只是說看誰簡在帝心罷了,除了當朝陛下的臉色,便是連武
王元鐵山這個二皇帝的臉色,也要多多看看。
萬一哪一點讓元鐵山不高興了,興許,也就斷送了整個仕途。
這也沒辦法,誰都知曉,武王元鐵山在大爭來了之後,地位還要水漲船高一大截。
待得寄建功走後,尉遲陽迴歸拜月山莊,至此,元正又一次輕鬆了一大截。
書房裡,尉遲陽把玩著自己的夜光杯,單容也在一旁,抿著杯子裡的紅糖水。
元正慵懶的靠在椅子上,先天陽氣不足,對於元正的日常生活而言,並不會影響什麼,唯一受影響的地方便是在於,修行當中,或是手握獄魔同人攖鋒當中,走火入魔的風險比較大。
尉遲陽看了看元正的架勢:“師兄這一次又要打算撂挑子不幹了,跟著西蜀雙壁去江南,然後在江南煙雨當中,閉關一段時日,等你回來的時候,你就不害怕,雲端之巔已經物是人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