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老人家潸然淚下,元正的鼻子微微發酸。
這個老人家曾經也有三個兒子,可惜都死了,老伴兒也死了,晚年歲月,是有些心酸。
元正有些後悔方才將話說的太直白,安慰道:“無妨,我們走了之後,你可以將櫃子裡的金元寶留下來,等你那個親戚過來得時候,就什麼都明白了。”
“對了,你那個親戚識字嗎?”
老人家頓了頓,擤了下鼻涕,聲音壓的很低的說道:“勉強認識幾個字,小時候也跟在私塾先生那裡跑過腿。”
元正並指為劍,對著堂屋的牆壁,以劍氣刻下了一行字。
“我走了,櫃子裡有黃金若干,足夠你成家立業,勿念。”
老人家始終都覺得那個親戚不錯,可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人活到這個歲數了,其實什麼事情心裡都明白,可嘴上不願意去承認。
尉遲陽眼疾手快的開始給老伯收拾行囊,趁著老伯還未從悲傷中緩過勁來,得趕緊收拾。
老伯看了一眼牆壁上的字型,雖然不認識,可勿念兩個字還是認識的。
猶記得,當年三個兒子也給他寫過信,每一封信的最後兩個字,都是勿念。
元正說道:“好了,去了蒼雲城之後,那裡很熱鬧,李塵和李鼎雖然忙,可他們也會經常照顧你的,我也會和你居住在一個大院裡,你會喜歡那裡的。”
老人家沒有吭氣兒,只是點了點頭。
他能感受到元正的善意,對於一個老無所依的人而言,這已經是天底下最大的善意。
就憑這一點,老人家都要儘量多活一些年,多為這幾個年輕人做點事情,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走出正門,回過身來,看著這座陪了自己很多年的土房子,心裡百感交集。
忽然間說道:“每年的清明節我都要回來一下,我也希望,以後我死了,可以和我的老伴兒合葬在一起。”
元正點頭道:“可以,但你還會活很多年。”
老人家沒有說話,很多年,到底是多少年?
元正走到屋外,解開了黑子脖子上的鐵鏈,其實黑子完全可以自己解開這劣質的鐵鏈。
黑子看著元正,投以讚許的眼神,這會兒老伯在,它也不好說話。
沒有多餘的耽誤,元正便帶著這位老人家開始下山了。
老伯和黑子都是步行,元正和尉遲陽也不好意思騎著各自的坐騎,只能陪著老伯步行。
尉遲陽說道:“步行回到蒼雲城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不如下山之後,在南陽郡裡買一輛馬車,能稍微快一點。”
“眼下雖然財政吃緊,可馬車也不會掉秤,買回去了,還能用。”
元正點頭道:“你看著辦就行了。”
老人家走路走的不是很快,步伐很穩健,如悠悠虎步,這個年紀,能有如此穩健的步伐,也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