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雲很聽話,的確將元正帶到了沒有人的地方。
一眼望去,平地裡到處都是野草,有些野草,長得比人還要高。
這樣的地方,倒也符合江湖俠客對決的場景。
元正騎著萬里煙雲照不緊不慢的跟在慕雲後面,心想鐵鉤裡的鉤子,暫時不會出來。
就算立馬出來,也會做足萬全的準備,可一個完全的準備,暫時是做不出來的。
思考對策的時間還是充足的。
前方,一條三丈寬的河流發出不算湍急的水流聲,河上有著一座石拱橋,不算精緻,兩邊橋頭的擺設也不算精緻,就是兩個大烏龜石像擺在那裡。
橋頭有一個年輕人,約莫十七八歲,身穿一席素衣,料子上好。
他身邊放著書箱,書箱上面擺放著一柄尋常鐵劍,大概有三斤重的樣子。
沒有刻意的裝扮成窮酸秀才的模樣,身上的衣裳不算好看,但極為乾淨,應該是被洗過很多次了。
這位讀書人,坐在橋頭上,拿了一塊細長的石子兒正在練習書法。
慕雲讓開了道路,有了先前的經驗,慕雲看到每一個人都是疑神疑鬼的,害怕這位讀書人,也是一個狠角色。
元正上前,看了一眼這位讀書人的字跡,方方正正當中,又帶著三分潦草,潦草當中,充斥著豪邁與慷慨還有隨性。
僅從字跡來看的話,元正對這位在橋頭的讀書人還是頗有好感的。
主動招呼道:“據我所知,儒家弟子通常只會在及冠之後負笈遠遊,看你的年紀,也和我相差無幾,這麼早就負笈遠遊了。”
讀書人早就注意到了元正到來,可沒有多大的反應,哪怕有萬里煙雲照騎著。
抬起頭,露出一張還算是清秀的臉,淡然道:“有些事情,沒有必要遵循守舊,不過歷代前輩們都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覺得,行萬里,然後讀萬卷書才最適合我自己。”
元正呵呵一笑,是真的樂呵了。
“兄臺好大的氣魄啊。”元正道。
這位讀書人的武道修為,元正看不出來,但撐死了就是感境,那柄鐵劍,遇到稍微皮糙肉厚一點的野獸,都沒多大的作用。
這樣的一個人,行萬里路,風險還是有些大的。
讀書人卻說道:“我有一柄劍可以防身,我也走過千山萬水,我讀了很多書,雖然沒有經歷很多事,但我覺得這樣是正確的,所以就去做了。”
“惹來閣下的鬨笑,我也不在意,閣下又不是我,怎能懂得我的快樂。”
元正是真的不懂,不過聽口音的話,這位讀書人,不像是一個純正的南方人,多少夾帶了一些西北口音。
也許是去過西北了,沾染了一些西北的習俗。
元正正經說道:“絕對沒有嘲笑的意思,我只是好奇。”
他也能看得出來,這位讀書人家境一般,又不受拘束,估計家裡的兒子還有很多個,所以家族才願意把他放出來,任由他隨意走動這大好河山,也兇險萬分的山河。
比起那些衣冠士子,這位讀書人沒有老師指點,有沒有豐厚的人脈資源,衣食住行方面,也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