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金剛經曰: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華言無上正等正覺心,乃信心也。易曰:中孚豚魚,吉。
中庸曰: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三教聖人垂訓,皆以誠信為修道之本也。
夫信者,非言語之信,非資訊之信,乃真心實意之信。信之一字,其理最真,其力最大。
能以感天地,通神明,轉生殺,扭生死,為聖為賢,作佛作仙,為修道者第一至寶。
學者認定此一字,緊抱心胸,須臾不離,則大本已立,不動不搖,不更不變。
從此進步,可以聞道,可以行道;可以了性,可以了命。古來仙真,那個不從信中著腳,那個不從信中成道?
但信不是懸虛妄想,不是打夥講譚,乃是一心在道,別無二意,念茲在茲,朝斯夕斯,時刻不忘之義。
非視性命為一大事者不能信;非視天下如敝0[足*徙]者不能信;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不能信,非俯視一切,萬有皆空者不能信;非至死不變,吉凶患難置於度外者不能信。
若方寸之中稍有一毫疑慮,稍有一些懈怠,俱不為之信。可知真信是誠一不二,與日俱進,與時偕行之功。
能如此者,日有所進;若反此者,枉度歲月。但信又要辨其是非,分其邪正。
世間有誤入旁門外道,持守終身,固執不化,至死不變者,何嘗不是信?
但信之非正,反為信害。故學道者貴乎信,尤貴乎信得其正,方是真信於道矣。
世間糊塗學人,通道不篤。一日十二時中,萬起萬滅,任其群魔反亂,未嘗一刻把道放在心上。
或無事之時,忽想起翻弄書卷,未曾玩味,卻又想起別事,被鬼怪將心扯去。
亦有學人,一時整頓剛氣,勇猛精進,辨別理義,尋師訪友,久而不遇,便生怠心。
或有稍聞些子香風,不見速效,便生疑惑,逡巡不前;或有入於歧路,造作成病,不悔自錯,反以丹經為虛妄。
如此等類,不可列舉。不能通道,焉能知道。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不信關口打通。
認定性命,一概邪心邪事掃去,另立起個金剛志氣,實實落落向前,不管他得力為不得力,學成學不成,至死方休。
暗中自有鬼神扶持,終有好事。否則,今日作此,明日作彼,忽然而前,忽然而後,或信或疑,主宰不定,妄想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