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般,應對匈奴但是可以理解。
兵者詭道也。
趁你病要你命從來不受道德而捆綁,對於戰爭,人們只在乎結果,取得勝利,人民才能安全,社稷才能安定。
什麼手段重要嗎?
也許大秦就是設了這樣一個陷阱,只等匈奴進犯,來多少殲滅多少。
因為匈奴不像東胡一樣,就是個喂不熟的狼崽子。東胡進了遼東郡,成了大秦帝國的盟友,稱臣納貢這才換得了大秦的援手。
此刻他們也沒了爪牙,遲早會變成跟義渠人一樣,融入大秦民眾之中,完成同化。
按著這個思路去想,匈奴人應該堅持不住了,所以才鋌而走險南下進攻大秦。
那麼白靈城自然會首當其衝,在匈奴人南下的必經之路上,當然繞過白靈城也可以,那麼就不得不承擔腹背受敵,側翼被攻擊的風險。
相比繞路,火速拿下白靈城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能攻能守,能退能進。以白靈城的防禦能力,只要有五百弓箭手就能防住兩千匈奴騎兵,或者三四千匈奴步兵。
那麼趙長青就得早做準備了,不過趙長青已經看清楚了,現在還沒人通知自己,說明決戰之日還有段日子。
那麼這次來,能從九原郡得到更多的秦國制式兵器,現成的武器當然更香了。
秦國的箭矢分為三部分,分別打造,是一套標準的制式武器,每一處尺寸都是相同的,既保證了武器的統一,不會發生不同地區士兵的使用經驗不統一的事。
平日分別保養擺放,戰時合則為箭,標準的武器可以提高戰爭勝利可能性。
“如果匈奴真在南北省親之時進犯,那長城軍還能來得及防守嗎?”
趙長青詢問,畢竟掌握的情報越多,就越能保障白靈城的安全。
“老弟你這就有所不知了,長城軍裡有兩隻新軍,採用最新訓練方式,武器裝備,士兵個能素質相比傳統士兵強很多。”
白郡尉現在不跟他說,早晚也得跟他說,畢竟這是皇子胡亥交代的任務。
必須保住趙長青,白靈城區區一座小城倒是重視不多,只要重兵圍困,裡面還能有多少糧草堅持。
“新軍?這我還真沒聽過,原來如此。”怪不得如此有恃無恐,看來軍隊更新換代了。
“比之巔峰時期的魏武卒如何?”趙長青追問,他猜測新軍也是憑藉人數優勢彌補與匈奴騎兵的差距。
騎兵一點都不誇張的說天克步兵,在重機槍發明的時代裡,騎兵就是所向披靡的兵種,戰鬥力最高的兵種。
不知道大秦的騎兵發展方向,輕騎兵還是重騎兵,還是步坦協同。
魏武卒的戰鬥力極高,當然也是一種負擔極重的兵團不事生產,專門訓練殺敵。
後來巔峰期一過立馬就拉胯了,不復輝煌。
“聽看見過演練的手下說,是披甲騎兵佔多數,還有一部分弓箭手和步兵。應對匈奴騎兵比魏武卒還要強些。”白郡尉現在說的那麼詳細。讓趙長青感覺情況不對。
似乎是………故意讓他知道的。
“那九原便高枕無憂了。”
“省親一事為真,但背後的事……你我還是不要妄自猜測為好,若是走漏了訊息,你我……”
白郡尉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不再言語。
現在已經不言自明,省親是真的,防範匈奴也是真的,唯獨不知道發生在什麼時間。
回城之後必須儘早準備此事,相信匈奴人想要南下必定要拔掉白靈城,等省親之事傳的沸沸揚揚時,匈奴的斥候和暗探們就全都浮出水面了。
或許……連省親之事也是故意為之,是大秦放出來的煙霧蛋,自己都能看出來,匈奴人鬼精鬼精的能想不到。
所以,考核士兵之時才是最佳時機,再將裁軍之事傳的沸沸揚揚,國內民心動盪,匈奴人那可就佔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