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陵十三釵》還在做後期,我得把後續的製作、宣傳工作完成了。這個專案我傾注了很多心血,所以...”
“這是應該的,我理解。”
高揚理解張國師,但張緯平那邊就不一定了。話說高揚記得二張鬧掰後,沒多久就有一個女演員在各種渠道曝光了張國師的超生...
不過這種事情頂多算個八卦事件,認繳罰款罷了...高揚準備找機會點一下張國師,順便再給他提前排雷。
“這第二個條件,我希望在我的專案上,不要有外界干擾,特別是演員選擇和劇本編排上。”
這個條件是題中應有之意,張國師和張緯平之所以鬧翻,還不是因為對方插手電影創作、還強行安排了若干有背景的女演員進組...當然,以上是原因之一,二張性格上的不合才是根本。
張緯平性格張揚、難搞,張國師不喜社交、喜靜,可身在名利場上難免被對方拉去各種社交場合亮相。張大製片人的狂妄始於《英雄》的大成功,出手干預藝術創作則是始於《滿城盡帶黃金甲》和《三槍》——臨陣換角和借小瀋陽團隊炒作,無疑觸碰了張的底線。
但當時因為三年忙於奧運開閉幕式,內心有愧的張國師硬著頭皮忍了。直到2010年製作《金陵十三釵》時,硬逼著加床戲和戰爭戲,塞演員...底線一次次被踐踏,讓老張終於不想再忍讓。
高揚從前陣子探望張國師的洪烈哥口中得知,二張分崩離析的導火索是“《金陵十三釵》版權事件”———在2010年初,《金陵十三釵》作者嚴戈苓希望從張藝謀的手中將版權回購,從而賣給其他的影視公司。張導承諾嚴戈苓,只要電影開始後期製作,就將版權無償的還給嚴。
雙方的信任原本能成為一段佳話,卻沒想到被張偉平攪成了“粥”。到了電影製作後期,《金陵十三釵》的版權被張維平高價賣出,而嚴顆粒不收不說,卻失信於另一家公司。
就這樣,張維平藉著張大導演的手將“黃金”揣進了自己的口袋裡,而張大導演對此毫不知情,反倒成了“無義之人”。
你說張大製片人是真的缺這點錢嘛?還不是藉機給張國師上眼藥,宣示在專案上他擁有決定權。
或許他你內心真的相信覺得沒有自己,張國師無法成為現在的張國師吧!這人自信到什麼程度:《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這五部電影的導演報酬合計一千萬出頭,他是在《三槍》上映後才最終打款給張國師妻子的。
注意,張國師這十年拍的五部片子,只有導演報酬,沒有拿到絲毫票房分成!
就憑這一點,張緯平對國師的控制力,牛不牛?
......
“沒問題,兩個條件我都答應。”
高揚很痛快的答應了張國師的條件,一來他邀請對方加入【兄弟夥】主要就是打響新公司的招牌,為未來上市作前期準備;此外他也相信張國師哪怕以後籌備新專案,他把三團的十幾個潛力新人擺在對方眼前,他看到好苗子會不動心?
“那好,等《金陵十三釵》完成上映宣傳後我的工作室就正式加入你們這個【兄弟夥】!”
破費科特!老張的工作室裡可是自帶妮妮的~
大合作的意向達成後,高揚就讓老張工作室的實際負責人、也就是他的太太和自己堂姐高蕊隨後細談專案利益分配之類的細節。
【兄弟夥】內部有兩個重要模式:專案創作上的導演負責制和專案立項上的“紅綠燈”制度。前者很好理解,後者則是一種類似“圓桌會議”模式的專案表決制度,導演提交專案報告,公司評審會議表決是否透過立項決議。
當然,“紅綠燈”制度主要是針對新人導演專案有影響,對於張國師這種級別的...試問寧號、徐爭、饒曉志他們也沒理由和臉面否決老張的專案提案~當然,制度還是要遵守的。
這一餐午飯吃得還算盡興,隨即下午高揚就帶上田老師、顧常衛以及決定入夥的張國師,一同乘坐他的私人飛機飛往京城———受北電邀請,他們這幾個人都要參加北電2011年度藝考考官工作,高揚只參與表演專業二輪考核,而他們三位既有表演專業、又有導演專業的考核工作。
照理說,以高揚眼下的演技和資歷,還不足以擔任表演專業的藝考考官。可誰讓他是新生代演員裡最具票房號召力的男星,還拿過一個名不符實的金像獎影帝呢!再加上他現在人在學校讀導演專業研究生,算是北電錶演學院最拿得出手的一塊“金字招牌”~
咳咳,北電這種藝術類院校也是有生源競爭壓力的,校領導們也不想好苗子被“友校”搶走。所以高揚這種“北電之光”被拉來充門面就是順理成章的啦~
......
抵達京城第二天,高揚一早跑去導演系辦公室幫田莊莊整理今年的研究生申報資料,果然看到了文牧業的那部短片《石頭》。高揚知道這位未來的師弟,把該片送到今年的【first青年電影展】參選了,不過這短片他兩輩子都沒看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