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裡有餘糧,哪怕只有王有財十分之一的闊綽,他怎麼會閒的慌去忽悠這些築基境的外門弟子來搞事?
他賭輸了,簽了識海契約,卻沒靈石還,這本是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王志國也是因為前幾日王有財都閉門不出,才決定自己今日來的,哪裡想到剛來就撞到了王有財臉上。
真是晦氣到姥姥家了。
王志國臉上苦笑,卑微不已,心裡卻罵到了姥姥家。
也不知是誰的姥姥。
……
……
最終,王志國和王有財定下了三個月的期限。
三個月後,償還王有財兩萬枚下品靈石。
當然,這只是口頭協定,三月后王有財也不一定能要到兩萬枚下品靈石,如果王志國能一直躲著他的話。
或者,王有財還有一個選擇,那便是窮追不捨,步步緊逼,強迫王志國承認賭輸了卻無法償還靈石的事實。
王志國受到識海契約反噬,登時會識海爆裂,身死道消。
但王有財自然不會真幹這種損宗門不利己的事。
他心裡的想法是,倘若三月後,王志國若真的能為區區兩萬枚下品靈石一直躲著他,藏頭露尾,那他也就認栽。
輸給這種人,他王有財心服口服。
王志國妥協後,剩下的築基境劍修們群龍無首,又不可能真的兵刃相見,自然便是作鳥獸散。
那個被王有財吐痰吐到了嘴裡的小劍修猶豫了很久要不要以牙還牙,但考慮到這裡是真傳弟子的洞府,終究還是咬著牙嚥下了這口氣。
今日,隨著王志國的無功而返,準確的說應當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王有財被眾多弟子聲討,似乎開始發生了轉折。
首先,便是這群被忽悠的小劍修發現王有財不一定是像師兄們嘴裡說的那樣無惡不作。
就算王有財真的無惡不作,師兄們也不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大公無私,正氣凜然。
王志國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你若真的正義,焉能向王有財低頭?
其次,便是那些跟王有財打賭,輸了靈石的劍修,發現這種策略無用之後,後面幾天聲討的聲勢已經越來越小。
王有財不知道他們原本的打算是什麼。
或許是想造勢讓飛來峰出臺新的劍律?
但劍律可遠遠對抗不了識海契約。
或許是想讓他自己放棄要這些靈石?
那那些憨憨們可低估了我王有財的臉皮。
總之,洞幽境的師兄們,似乎是打算放棄這種徒勞無用功的事情了。
但他們放棄,可不代表王有財放棄。
三百多人跟他打賭,平均一人兩三萬枚下品靈石,這得是多少靈石?
能砸出來三個真傳弟子。
於是,當對方整整三日沒有去徐驍洞府門口叫罵後,王有財決定主動出擊。
不對,是反擊。
他反擊的第一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