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天後,舉行了國葬。
這個日期是由禮部和鑾儀衛早就商定好了的,而且從天下精挑細選的槓夫早在德勝門,已經演槓十天了。
所謂演槓就是槓夫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先抬著一塊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獨龍木,大約萬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練到走時水灑不出來為止,很是辛苦。
這日卯時開始起靈,先用七十二位身穿孝服的槓夫將棺槨抬出乾寧宮,然後換成一百二十八位身穿孝服的槓夫繼續抬棺槨,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著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后滷薄儀仗隊,有千人之多,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十分威風。
棺槨的後面是全副武裝的錦衣衛,盔明甲亮,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壽王帶著莫小刀同乘一輛馬車,耿精忠和小魔女騎馬跟在左右,太子、晉王、燕王、秦王的車仗緊隨其後,他們的隨從也相隨左右,梅不凡、柳葉飛和海棠也在其中。
在這龐大的送葬隊伍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和喇嘛,他們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
整個長隊,綿延十幾里路,沿途兩側,更有數十萬人,跪拜祭祀的百姓。
隊伍緩慢而有序地前往西陵,京都短西陵大約有四百里,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每隔百里便搭設一座大型的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休息打尖之用。
天交正午的時候,送葬的隊伍來到了第一座蘆殿,遠遠望去,這座蘆殿卻也巍峨恢弘,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先帝的棺槨停放在靈棚之內,壽王、莫小刀和耿精忠、小魔女來到為他們指定的行宮之內。
早有大監為他們呈上解暑的瓜果和飲品,壽王等人服用過後,又有膳房備上簡單但卻十分精緻的午膳。
壽王四人邊吃邊議論下午的前行路線,以及今夜在何處過夜等具體事宜。其間有錦衣衛的密探向壽王呈上了幾份密報。
壽王看過之後,冷笑了幾聲,然後手書了幾道旨令叫人分別送了出去。
耿精忠等人留意到了這些,但壽王沒解釋,他們便也沒有問。
休息的過程之中,太子和秦王在一處,晉王和燕王在一處。
太子和秦王用過膳食之後,在喝著香茗,少頃,太子問道“你的驍騎營,現在何處?”
秦王想了想道“大約距此百里左右!”
太子道“傍晚時分能到下一個蘆殿之處嗎?”
秦王肯定地道“沒有問題!”
太子又道“那麼我們就定在午夜時分開始行動,如何?”
秦王道“一切聽大哥號令!”
太子狠狠地道“此戰要一舉功成,把我們所有的對手一網打盡,永絕後患,另外對文武百官,也是如此,支援本王的可以留下,反對過本王的人一律斬草除根!”
秦王聽到此番話,心內一寒,萬沒想到太子竟然是如此狠辣之人。但自己已然上了太子這條船,那麼只好跟著他生死與共了!
晉王和燕王到是十分的輕閒,用膳過後,燕王在閉目養神,晉王在對著茶盞發呆。
許久,許久,晉王像是自言自語地道“快了,快了!快要刀刃見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