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李傕劫了獻王,郭汜劫了公卿,如今李、郭兩軍正在長安城下對峙?”玄玉輕聲問道。
荀彧笑道:“正是!如今離間已成,李、郭二人已經反目成仇了!”
玄玉也笑了笑,誇讚道:“文若大才!我有荀文若,便敵百萬軍啊!”
荀彧扶須,呵呵大笑,推辭道:“主公抬舉了!”
“文若當得起此言!”玄玉連讚道。
荀彧沒有在矯情,而是說道:“如今李、郭勢如水火,我們可以在謀劃一番,定可兵不血刃的拿下長安、迎接王駕!”
“哦?說來聽聽!”玄玉略有興趣的問道。
荀彧自信一笑,解釋道:“李傕謀士賈詡,如今已經投靠主公,此人在李傕帳下,便可做些文章。”
“李傕軍中大多是西涼軍士,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的羌人,而這些羌人並不是真心歸附李傕的,他們畏懼的乃是大漢的威勢。我們讓賈詡接近獻王,先讓他得到獻王的信任,在假借獻王的名義,令這些羌人迴歸西涼。”
“李傕部下有一人名叫揚奉,此人素來忠義,讓賈詡借獻王名義策反他,再在軍中散播謠言,說李催意欲謀反,到時李傕軍心定然受到動搖。主公在出兵假意支援李傕,李傕定然不會防備,等到軍中,一舉將其斬殺,宣稱李傕謀反,在推出揚奉,定可穩定李傕部下。如此一來,郭汜便不足為慮了!”
玄玉沉吟一下,說道:“好,那就這樣安排吧!先派人去通知李傕,就說我等即日出發去支援他,讓他莫要焦急!”
“恩,主公英明!”荀彧笑道。
玄玉擺了擺手,也笑著說道:“哪有什麼英明,都是文若的功勞罷了!”
“哦,對了,主公,還有一事!”荀彧道。
“何事?”
“如今迎回獻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洛陽王宮被焚燬,是不是應當趁早重建呢?”荀彧問道。
玄玉表面上笑道:“理應如此!總不能讓獻王住在廢墟上吧,這樣吧,這件事就交給文若去安排吧。務必在獻王歸來後,宮殿已經修繕完畢了。”可是心中卻在感嘆:“這是要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啊!不知道文若心中是怎麼想的!”
玄玉非常清楚,荀彧這個人,現在對大漢是非常忠心的。
《三國演義》中介紹的清清楚楚,荀彧後期在曹操集團失寵,便是因為不滿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做法。也不知道日後荀彧會如何對待玄玉,恐怕按照荀彧現在的性子,估計日後玄玉想要謀奪大漢的話,荀彧不可能支援他的。
“主公放心,荀彧定當妥善安排!”荀彧拱手道。
“恩!”
荀彧說完事後,也沒有停留,等荀彧離開後,玄玉衝著門外的玄衛道:“明日全體隨軍,家裡不用放人!”
“是,公子!”玄衛還是習慣稱呼玄玉為公子。
次日一大早,玄玉便領四十萬大軍直奔長安。
衛青帶著十萬人馬駐守洛陽,其餘諸將盡皆跟隨。
玄玉騎著小白,但是並沒有穿戴鎧甲,而是一身白色錦袍,頭髮用一根白玉簪子隨意的收在了腦後。手中依舊是那把通體雪白的白玉扇,似乎玄玉極為喜歡白色,更是對白玉製成的物件情有獨鍾。
玄玉身後,左邊是趙雲、李廣,右邊是呂布,而霍去病仍在函谷關駐守,荀彧、荀攸叔侄跨馬跟在玄玉身旁。
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簡直一眼都望不到邊際。
“出發!”
隨著玄玉的一聲令下,大軍中響起了陣陣的號角聲,這是行軍的訊號。
“嗚……”
大軍快速的向著長安出發,洛陽與長安相距不遠,出了函谷關,很快就到了長安。
玄玉兵出洛陽的訊息早就有人通報了李傕,李傕當即大喜。
等玄玉等人率軍趕到的時候,李傕更是親自出營來接。
“白太守,久仰久仰,當真是少年英雄啊!”李傕恭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