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姬尚說的很對,嬴政深深地贊同。
與供奉們的博弈,正是一場長期的爭鬥,彼此心知肚明,都不會擺到明面上,只會私下裡進行各種爭鬥。
為了大局,中原需要一位強勢的君主領導,為了全域性謀劃,嬴政也需要供奉們的戰力。彼此互相傷害,又不想誰有多大的損傷,相愛相殺,才符合雙方的利益。
但是有個前提,就是要獲得皇族的支援。羋嬴兩族只是皇族的一份子,還無法影響到整個皇族集體,如果某位皇族老人說嬴政做錯了,不該這麼早弄出九儐之禮這樣的禮儀,嬴政真的找不出何人會替自己說話。
為了荊軻的督亢地圖,為了試探供奉們的底線,嬴政沒有提前跟三位太后,宮裡的妃子們打招呼。也就是說,今天做的事情,嬴政得不到任何聲援,只剩下群臣們的擁護聲,卻沒有一個能幫他解決麻煩的人,再多的好話都沒用,這個麻煩只能自己去解決。
一個人與供奉們去鬥,嬴政根本贏不了,如果這裡面再加進來某些皇族,嬴政就不僅僅是麻煩了,很可能會被迫的退位讓賢。別看如今地位穩固,但姬尚說的很對,三位太后依然掌管著許多權力。如果某位受不了皇族的壓力,同時有兩人站出來反對,嬴政還能坐君王嗎?估計很懸。
別說不可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肯定有太后會反水。或許趙姬會一直支援他,但是趙姬與嬴氏皇族關係最深,嬴氏一族肯定受不了整個皇族集團的壓力,趙姬只能保持沉默。
為了北宮,為了羋氏一族,夏姬和華陽夫人必定會反水。脫離了皇族,根本無法生存,中原依然處於皇族統治的時代,誰都跳不出這個圈子而稱王的。列國敢私自稱王的人,都是皇族人,本身就打著皇族的烙印在裡面。
翻看春秋戰國的歷史,從來沒有一位民間人士敢舉大旗,想要獨自立國稱王的人。在這個時期,也沒有什麼農民起義,哪怕被壓迫的再狠,都是皇族在玩爭霸遊戲。這段時期,正是從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過程,平民的權益得到提高,再加上皇族森嚴的統治管理,等級制度早已深入民心,敢造反的人,也必定是皇族人。
在這盤棋上,只有皇族人敢造反,平民連造反的資格都沒有。姬尚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毫不留情地點出這一點,就是明確地告訴嬴政,君王雖然高高在上,但是惹得皇族的反感,遲早會被人推下去。
李斯、馮去疾、姚賈等人看不到這方面,主要是他們都不是皇族,根本不知道皇族會怎麼做。但是姬尚和嬴政,本身就是皇族人,對這一套自然很清楚。放眼整個大殿,在姬尚說出了這一番話之後,具有皇族身份的羋宸、商公等人,都低頭不語,也想到這個問題。
想是想到了,可他們也是一點準備也沒有,哪裡會有解決的辦法?難道羋宸敢去華陽宮,讓華陽夫人交權嗎?難道商公敢去甘泉宮,讓趙姬交出雍城的虎符嗎?就算他們敢,估計去了以後,也會被那兩位一腳踢出去,弄的裡外都不是人。
嬴政問道:“姬尚叔叔,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姬尚言道:“很好辦,按照大秦律,荊軻蠱惑秦王做出有違皇族法度之事,當場誅殺,並施以連坐之刑,滅掉易水組織,皇族必會擁護秦王。有了大義,殺個區區燕國使節,燕王根本不敢有什麼話說。何況荊軻只是一個民間勢力的首領,這麼快提升到上卿之位,皇族說不定對燕王很有意見,至少燕國供奉們就非常不待見燕王。”
“同時我還得到一個訊息,供奉們與燕王矛盾很大。燕王正在遷都,走就走吧,他還想將私庫帶去遼東,供奉們豈能答應?楚宮私庫被嬴冉太后偷走,供奉們已經很沒面子,皇族給他們的壓力很大,他們絕不會讓燕王再轉運私庫。燕王雖會遷都,但是燕國私庫,依然存放在薊城的燕宮。如果秦燕交戰,秦王要首先拿下薊城,讓燕王失去根本,方是最佳的決策。”
嬴政搖頭道:“此法不妥,本王金口玉言,舉行九儐之禮的是我,而不是別人,只要荊軻沒有犯下過錯,想以這個理由說他,天下人豈會信服?何況他還攜帶著一件寶物,那對我大秦非常重要。”
姬尚搖了搖頭,勸道:“不管荊軻攜帶的是什麼寶物,你都應該殺了他。他提出以九儐之禮接待他,就是要讓你失去皇族的支援,此子包藏禍心,估計供奉們都在一旁看著,看你會怎麼做。”
嬴政言道:“我不會殺荊軻,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姬尚皺起了眉頭,低頭沉思道:“事情來的匆忙,容我想一想。”
說完此話,姬尚不自覺地在章臺宮的大殿上走來走去,仔細想著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問題沒有想好之前,嬴政根本不能接見荊軻,一旦接見了,那麼就會坐實了嬴政的野心,天知道供奉們會做什麼。
嬴政想到了,下面的群臣們也想到這個問題。大家都沒有想到好辦法,原因是對皇族不熟,也不知道皇族與供奉們的關係。就連嬴政自己,也沒有分清楚供奉們與皇族之間,到底是什麼從屬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中的細節,嬴政也想不到,畢竟他與供奉們接觸的機會比較少,除了頤陵殿和趙國供奉,嬴政就不認識其他的供奉。而姬尚不同,他曾經周遊列國,與很多皇族和供奉都打過交道,這裡面的關係,比絕大部分的人都熟悉。
阿房女讓姬尚在秦國當官,就是為了嬴政,嬴政仔細想來,這一手做的非常好,姬尚確實能幫他。人人都看到自己稱帝的決心,卻看不到其中的隱患,此事不僅僅是麻煩,還很棘手。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皇族的眾怒,因為誰不知道供奉們會不會插手。
看著姬尚在那裡走來走去,嘴裡不時地念叨著什麼,李斯、馮去疾等人也不敢驚擾。處理政務他們是好手,但是處理皇族的事情,他們都不敢插手,免得連累到自己的家族。
一炷香過後,姬尚站定,跺了跺腳,面向嬴政言道:“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請大王當場宣佈,封我家公主為夫人妃位。有些事情,公主比我更熟,供奉們或許不給你面子,但肯定不敢怠慢我家公主。”
馮去疾皺眉道:“姬尚大人,此處乃是章臺宮,我們商議的是朝堂之事,豈能讓大王冊封自己的妃子?”
姬尚瞪了一眼,言道:“你懂什麼?我家公主阿房女,乃是周朝公主,更是姬氏皇族的代表人物。整個中原,以皇族為核心,皇族之中,有兩大姓氏為主導,話語權也最大。”
“其一,羋氏一族,坐享荊楚大地,國運比我周朝還要濃厚,延續的時間已達八百年之久,在商朝就已建立這樣的影響力。其中半數供奉,都出自羋氏一族,要不是我姬氏一族出了那位公主,我周朝早就會被別人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