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江湖地位,如果晨曦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
至於無敵的緋月,所有人都排除在外。對於江湖人來說,不知道緋月也就罷了,知道的人都忌諱莫深,那個老不死的不知道活了多少年,根本不能當成正常人來看待。
雖然晨曦有個算死人的綽號,但畢竟貼近現實,能夠與大家面對面交談闊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何況晨曦長的也很漂亮,救濟過太多江湖人士,人們嘴上不說,心底裡還是認同她的。
北宮論劍,對於江湖人來會說,絕對是一場盛會。今日會來眾多大師,各家各派都會有實力強勁之人參加,如果你是江湖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同行,那麼你就必須來。
江湖人,只活一口氣,這個時候不來,那也白在這個世上混了。
從市井走販、到各家名師,都趕到終南山。
原本定在早晨開始的大會,一直延續到接近午時,來的人太多,將北宮大殿中央廣場擠的人滿為患。幸虧北宮早就有了準備,在最廣場最中間的位置,一個長寬各三十丈的大擂臺擺放在那裡。
圍繞著這座擂臺,周圍十之丈之外各擺放著眾多的座椅。這一點不用北宮說,凡是實力達到巔峰高品的高手,才有資格落座,如果你的實力不夠,在江湖同道面前坐錯了位置,死了也怨不得旁人。
中原各家勢力都來了,鬼谷、冷月、墨家、釋家、陰陽家、農家、天刀門、稷下學宮、咸陽學宮……以及在最偏角的位置那裡,連易水組織都有自己的座位。這些還算少的,更多的座位,被中原各家小勢力坐滿。
勢力雖小,但也架不上人多,特別是其中很少露面的那些強者,在北宮論劍這一天,都一一地出現在這裡。每個人的心思都不同,有的覬覦盟主之位,有的是來看看熱鬧,更多的是擔心。
那些擔心之人,根本不關心論劍大會舉辦的如何,他們只想著如何應對血祭之戰。將來的那一戰,如果他們死了,那麼乃以生存的勢力支柱就踏了。他們來是為了聯合,尋求各種幫助。
在他們的眼裡,能給他們幫助的,唯有北宮晨曦。晨曦太有名了,認識的強者也多,一個人的江湖地位,不是自己給的,而是大家共同認定的。就算這次晨曦當不了盟主,他們也想聽聽晨曦的意思,畢竟她是神運算元。
看著落座的各方勢力,晨韻殿三樓的嬴政、負芻等人,透過窗戶看去,心裡感到陣陣糾結。
廣場的那些人,能來到北宮大殿,最低也有巔峰初期,整個巔峰高手大聚會。人數不用數,只是掃了幾眼,就不下萬人。幸虧這些人習慣了江湖生活,自由散漫慣了,倘若有人將這些人領導起來,緊密地團結起來,還有哪國軍隊能抗衡?
這股勢力太龐大了,難怪列國皇族會擔心。一旦巔峰高手組成的軍隊形成,皇族根本沒戲。還有一點他們很清楚,只要沒達到巔峰極品境界,完全可以參與到列國征戰當中。到時候供奉們沒理由出手,劍谷緋月也不會管,那他們就非常頭疼了。
負芻低聲道:“秦王、燕太子、以及代王、後勝丞相,我們必須約定一件事。未來的中原交戰,我們不可以邀請下面的這些人加入軍隊。一次交戰,不管交戰規模有多大,都不允許出現百人以上的巔峰高手組成的小團隊。”
嬴政點頭道:“必須約定好,巔峰高手,不是手下兵士能夠應對的。一掌下去,任何甲冑都抵抗不了,甚至我們還要約定,不允許出現刺殺軍隊將領的情況。”
燕丹、趙嘉、後勝都點頭同意。
廣場的那些江湖高手,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了。別說這裡的幾位巔峰極品強者,就算再來十位,丟進去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人力有時窮,實力再強,也架不住人多,除非世上再出第二個緋月,可能嗎?根本不可能。
緋月的實力,就算許多人沒見過,也聽說過。人家可是活了幾百年的老妖怪,早就將一個人武力,訓練到無法想象的地步。見過緋月出手的人更是知道,能被緋月稱之為對手的,都是些天地自然災害。
在天災面前,實力再強的人也會死,可緋月不同,她不但不會死,還會鑽進風暴中心,在裡面與大自然抗爭幾個時辰,還能全身而退。所以任何一位高手,在心目中給高手做個排次,都會直覺地將緋月排除在外。
所以很久以前,牧羊女才能坐上天下第一高手的地位,而許多隱世強者,都不願意與牧羊女起爭執。主要是冷月的思想太過平和,不與世人爭,完全靠大家的認同。倘若換了一位來當,大家誰也不會服誰,到時候都會為自家利益考慮。
此次北宮論劍,既然是晨曦倡議舉辦,以晨曦的江湖地位,見過或是沒見過她的人,也都來了。他們都想看看,晨曦會怎麼做,畢竟北宮的實力,外界太多人不知道。藉著此次大會,來探探北宮的底細,也是好事。
在主位上,晨曦赤足而坐,面含微笑地與相熟的人頻頻點頭。在她的兩旁,千倀、宮鳴、小雅、星凌、陳酒等無數北宮人,整齊地站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晨曦大聲地言道:“今日是場盛會,歡迎各位江湖同行能給晨曦這個面子,來的都是北宮的貴客,我以北宮少宮主的身份,向各位道聲謝。”
也沒有起身,只是抱拳一禮。眾多江湖人也抱拳還禮,也沒有廢話,因為他們知道晨曦還有話要說。江湖人可不會那麼多繁文縟節,晨曦這麼直爽,更合他們的意。
特別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族,根本不懂江湖人的艱難,他們本不想爭什麼,只是列國年年征戰,大家被驅逐的各自奔走,只為一口氣,只為生存。他們的要求本不高,可就是這樣,還要受到各方面的壓制,心裡難免會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