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不是鐵板一塊,很早的時候,嬴政就認識到這一點。
羋嬴兩族有矛盾,兩族內部矛盾還很大。羋氏內部有華陽夫人和昌平君的意見不合,嬴氏內部更是派系眾多,想要理清這一塊,至少還需要五年的時間。
至少坐在身邊的這位老祖宗,嬴政就沒有聽過,或許林葉跟他說過。可惜嬴氏子弟那麼多人,大家都姓嬴,只要沒見過面的,嬴政哪裡記得那麼清楚。何況還有許多不姓嬴的,也有姓趙的,姓秦的等等,那些人也是嬴氏皇族,裡面錯綜複雜的關係,其實現在的嬴政能分的清楚。
可他是秦王,理不清自家成員的關係,以後會出大亂子。一直在宮裡因為各種事務繁忙,根本沒有時間想到這一塊,還是林葉交遊廣闊,各家有身份的人,她都能認識,帶著她出來,算是帶對了。
看著皇族的那些人,嬴政心裡底氣很足,嬴氏皇族居然有這麼多人,那可都是自己的本族人。來的這些人,並不是當初效忠他的人,如果能將這股力量抓住手上,無論商公、或是幕後的墨舞安怎麼折騰,都翻不起任何浪花。
與此同時,耳旁傳來鍾離的傳音,道:“他們跟葉子很熟,年紀幼小的皇子公主,公子可以招進宮裡來,讓葉子帶著他們。這股勢力,我們要爭取,嬴成、嬴皓、嬴虛等人畢竟是少數,放在整個皇族裡根本不起眼。”
嬴政暗地裡點了點頭,開口言道:“老祖宗,我知道建立學宮,會損害許多人的利益。許多人都問過我,大秦以商鞅變法開始,壯大了國力,可是商鞅卻死了。”
“張儀定下計策,兼併了巴蜀,卻被放逐;范雎遠交近攻,卻冒犯了先王,被賜予毒酒。”
“那些為大秦效忠的能人異士,都逃不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為了建立學宮,我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得罪了許多人,就連學宮的許多老師,都怕自己沒有好下場。”
“有我在的一日,他們不用擔心未來,如果哪天我死了,繼承者會不會報復學宮的人?請老祖宗給我句準話,只要我嬴氏皇族認同了學宮,哪怕後繼者上位,也不會殺害那些賢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可以滿足族人的任何要求,只要你敢提,我就敢妥協,這樣才能安定團結,大秦的戰車才能走的更穩。”
聽著嬴政說的這些話,所有人摒住呼吸,凝神靜聽,正德殿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這些問題,與皇族干係太大,不得不仔細去聽。學宮眾人,更是熱切地等著,如果能解決這個後顧之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咸陽學宮雖說建立起來了,但是其中隱患太大,許多人都對未來看不真切。為了建立學宮,受到的阻礙太大,那些人拿嬴政沒有辦法,但是拿捏學宮中的人,還是很容易的。
除非你永遠不出學宮大門,不然就躲不過這方面的危機。何況以嬴政的性格,不可能年年在宮中不出,以他往年的作風,離開咸陽都是家常便飯。比如大秦最精銳的禁衛軍,一直在秦氏牧場訓練,那是嬴政的親兵,自然會經常過去。
高座上的一老一少,才是最能拿決定的人。就算太后插手的事情再多,對他們來說,還是相信男人說的話。女子性格善變,做出的決策總有點不靠譜,唯有秦王和皇族資歷最老的人說的話,他們才會真的認同。
嬴匹問道:“政兒身強體壯,你的子嗣大多在襁褓中,能強於你的合適族人,基本上找不出來。你還要為死後的事情擔心,難道你怕自己死的太早嗎?”
嬴政點了點頭,嘆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當我親政的那一日,就會立扶蘇為太子。可是他還太小,根本難當大任,不怕老祖宗笑話,我膽子很小,非常怕死。可有些事情,必須要做,不然死的人會更多。”
“我擔心的是,怕自己活不了十年,因為想殺我的人太多了。十年能不能挺過,都變得艱難,所以要早做打算,大秦不能為了君王斃命,而造成更大的動盪。”
“族人內部可以私鬥,那都是在君王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的,可控性很強,才不怕生亂。可萬一我不在了呢?那就會引起手足相殘,大秦分裂的局面。”
“學宮在我親自主導下建立起來,我就要對其負責,今天來的是老祖宗,明天又會來誰呢?我甚至連許多族人的面都沒見過,萬一惹怒了誰,為了君權的穩定,只能痛下殺手。可我根本不願看到那種場景出現,所以請老祖宗告訴我,族人們需要什麼。”
就這麼直接地開條件,談利益,讓許多人眼界大開。嬴政的意思眾人都聽的出來,今天談好了,讓彼此都能滿意,那麼明天就不能再鬧了。
倘若天天有人跑到學宮這裡堵門,那就是逼著他發飆。在這個時候談這樣的話,時機把握的恰大好處。以一位秦王的身份,主動背嬴匹進入學宮,說明嬴政心裡將嬴氏皇族看的比誰都重。
這些條件,只有皇族才有資格與他談,至於那些非皇族的權貴,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以嬴政現在掌握的權勢,完全可以對不屑一顧。他真的把嬴氏看成家人,並且當著學宮眾人的面說了出來,那就是讓大家知道以後應該怎麼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