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宸言道:“如果太后同意,羋宸必將為大王掃清障礙,並且從私庫提取錢糧,為學宮提供部分資助。關鍵是太后不同意,我能有什麼辦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嬴政點頭道:“有岳父這句話就夠了,我會讓奶奶同意的。”
從稱謂上即可看出,一句官職、一句私人稱呼,嬴政在大打人情牌,而且牌面很高。眾人心裡都沒底,問題發生了轉變,脫離了他們的預想。
一直以來,要不要建立學宮,本就是朝堂之事,現在嬴政將問題點,拉向了朝堂之外。以眾臣的意願,拉向了那幾位看戲的太后身上,如果有哪位太后真的同意了,那他們爭吵了這麼久,還有什麼意義?
想到那幾位太后,眾人都不敢言語,秦王還沒有親政,在朝上大家都可以隨意地去說。但是問題的焦點轉向了太后,就不是他們能亂說的了,幾位太后掌握的權力太大,小心禍從口出。
嬴政突然微笑地對呂不韋言道:“仲父大人,幾位大臣都沒有明確的反對,以你我的身份,應該也不會正面反對。說到底,學宮建立起來,對仲父和我都有大利,你反對了那麼久,只是怕得罪同僚罷了。”
還是被嬴政點了名,呂不韋真有點頭皮發麻,心想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說出來。既然被問道,也只能按著頭皮言道:“我的大王啊,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將目光看向列國,看向整個中原。建立學宮,也不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不必那麼焦急,至少要等到你親政的時候,再拿出來討論。”
嬴政搖頭嘆道:“時不我待,必須在親政之前,將學宮建立起來。不妨告訴仲父,不管大家同不同意,此事我已經在辦了。而且已經選址,咸陽學宮就在咸陽城,將帝銘府、冷月府連成一線,各地街道商戶搬遷完畢,正在構築學宮的圍牆。”
“同時本王為學宮第一任院長,尉繚為副院長,荀子為祭酒,鄒衍大師、神算先生、魯勾踐大師、田刀、神棍、藺且等多位名士授課。更有李斯、麗姬、即墨青衣、甘羅、司空馬、嬴成、嬴虛……等無數年輕一代加入其中。”
“其中有出身卑賤之人,也有皇族中人,只要有才的人,哪怕一點才能都沒有,也可以去學宮聽諸位大師講課。學宮一旦建立起來,必會在中原颳起一陣旋風,無數有才之人,向來投奔。仲父大人,不可不能反對了。”
眾人同時看向呂不韋,呂不韋身心俱疲,裡面有好多自己府裡的門客,想要甩掉這身鍋,基本不可能。嬴政的手段太陰險了,既然你要反對,我就讓你許多門下的人加入進來,這口黑鍋,你想不背都不行。
呂不韋堅持道:“就算建立起來,也不合法度,屬於私下的學府,我是不會同意的。諸位同僚,咸陽學宮只是一個學術之地,只要不是官辦的,我的門客去那裡與人辯論各家思想,非我所能阻攔。”
許多人都點了點頭,何止是你府上,哪家沒有幾個那樣的門客。學宮裡有那麼多名士在,他們想不去都難,別說他們,就是朝上的這些人,也有想要去聽聽的心思。
去聽聽無妨,要讓他們點頭同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只能私辦,屬於民間學府性質,在法理上,想要入朝當官,還是要靠舉薦制。圈的那些地,本就是秦王所有,各家利益並沒有受損,你圈的再大都與他們無關。
只要在法理上不承認,一切都好說,到時候去看看也不錯,真有才能的人,私下招募到府上當幕僚,完全能為自己所用。許多人都存有這個心思,連昌平君也不例外。
至於呂不韋府上的那些門客,畢竟名聲不顯,與那些大師比較起來,真的不算什麼。丟進那些辯士堆裡,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而且自家也會有人加入進去。
看來秦王嬴政是鐵了心要建立學宮,不但想,而且付出了實踐,連建築地點都選好了。裡面更有即墨青衣那個大財主在,別說圈那點地盤,只要人家願意,在咸陽城外再築一圈城牆都能辦的到。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嬴政再次言道:“本王是學宮院長,學宮裡學習的年輕人,都可算做是天子門生。所以啊,學宮必須要合乎法度,我會讓幾位太后同意的。記住你們說的話,當太后同意的時候,你們再跳出來反對,本王可不會再聽。”
呂不韋、昌平君、羋宸、商公……集體傻了眼。
什麼情況?你不但要建,還要讓學宮變得合法?一旦真的合乎法度,並且以君王的姿態去主持,那就會寫進秦律當中。
真的變成這樣,以後朝堂的任職,只能從學宮選拔,完全剝奪了許多人的利益。
這麼獨斷專行,真的好嗎?你還沒有親政呀,幾位太后豈能陪你胡鬧?
喜歡新刺客列傳請大家收藏:()新刺客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