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夫人很肯定,逐客的計策,商公根本想不出來。
許多人知道逐客的危害,但是危害到什麼程度,沒幾個能想的明白。逐客最大的受損者不是呂不韋,而是巴蜀巴家,呂不韋是商家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會站出來抗爭。
這麼多年的宮中鬥爭,華陽夫人看的比誰都透徹,巴家是秦國的糧倉,巴家的繁榮昌盛,與秦國發展息息相關。如果巴家倒了,沒有錢糧供給,只能從私庫提取,那將摧毀羋氏的基礎。
逐客的聲音傳出當晚,夏姬就與華陽夫人密商,任那些人在朝上吵鬧,只要她們不點頭,此令根本無法執行。緊跟著的是趙姬傳訊,甘泉宮不會蓋印,因為逐客動搖了嬴政的地位。
從那時候起,三位大秦太后的立場是一樣的,就是堅決取締逐客之令,她們有那個權勢去反對。趙姬掌控君王玉璽和後宮大印,華陽夫人代表羋氏控制城衛兵,夏姬代表嬴氏領導北宮眾高手。
三位太后的能量,任何人都不敢無視。她們足不出戶,身邊都有高手保護,趙姬身邊有莫愁女,華陽夫人身邊有鍾離,夏姬身邊高手最多,本身就是一位巔峰強者。
女子不得干政,那要看是什麼人,秦國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之輩。就算強勢的昌平君,政治經驗豐富的呂不韋,在她們的面前也得低頭。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局觀看的很長遠。秦王交替如此頻繁,秦國一直沒有大亂,就是這幾位掌舵者控制的好。久而久之,得到秦國將領們擁護,只要她們還活著,軍隊就不會亂。
商公很低調,用鍾離的話來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位嬴氏族長太過貪婪。嬴政找他尋求幫助,他卻提出讓人無法接受的條件,私庫是你能覬覦的嗎?就連嬴政自己,都不敢打私庫的主意。
那個人是誰?以商公的能力,不可能想出逐客的計策,他沒有那個智商。如果他有,當年就不會被華陽夫人彈壓的不敢妄動,當年華陽夫人可是殺了不少人,欺壓的嬴氏皇族不敢反抗,才換來後宮之主的地位。
從骨子裡,華陽夫人就看不起商公。
華陽夫人言道:“如果說商公能想出這個計策,我是不信的,他沒有那個智商。我現在很好奇,是何人給他出的計策呢?能想出逐客的人,對秦國應該非常瞭解,從內部瓦解大秦政權,讓羋嬴兩族不合,很了不起。”
“那人的眼光非常好,非常有大局觀,可是那人不知道,我與夏姬姐姐的關係。我代表了羋氏一族,姐姐代表了嬴氏一族,只要我們兩人不鬧矛盾,下面的人吵的再厲害,羋嬴兩族就不會亂。”
“說句令你們難受的話,在我和姐姐的眼裡,商公、嬴傒、羋啟、羋宸,都是可以隨時調換的。誰說族長不能換?只要我們願意,就沒有換不下去的人。畢竟皇族這麼多人,我們也在培養嫡系後輩。”
“嬴氏我不插手,但是羋氏的領頭人,以後會交給華嬴。潤兒跟小鐘太久了,酷愛武學,不懂得處理皇族關係。華嬴從小與我親,名字還是我起的,晨曦將華嬴接了過來,也安了我的心。”
“兩位弟弟,不是哀家不將族內大權交給你們,而是你們的缺點太過明顯。羋啟自不用說,大局觀太差,脾氣火爆易怒;羋宸低調和氣,沒有魄力擔當。羋氏族長,沒有相當的智慧,根本做不來。”
羋啟和羋宸同時點頭,就算華陽夫人想讓他們做,族長之位,他們也做不來。一個愛財而不貪財,一個只懂帶兵打仗,如果讓他們去做族長,起碼要對宮裡的事務精通吧。
嬴政思索道:“那個人會是誰?可惜胡兒入宮不久,瞭解的不夠深,也分析不出來什麼。想找出那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商公那個老狐狸,肯定不會告訴我們。”
又言道:“小鐘,將兵符還給大伯,左丞相如果倒了,朝上就沒人制衡仲父了。我要說的是,嬴成與我從小一起長大,他的性格我最瞭解,嬴成雖是商公之孫,但他與商公並不親。”
“不單單如此,嬴成、嬴皓、嬴虛、成蟜等皇族兄弟,都與商公不親。至少平常飲酒暢談之時,他們聊了很多自家長輩之事,唯獨沒有一人談起過商公。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不想與商公走的太近,至於什麼原因,我就不太清楚了。”
華陽夫人譏笑道:“政兒不知道,哀家卻知道。當年商公年輕氣盛,當面衝撞了宣太后,與夏姬姐姐大吵一架,就差點讓羋嬴兩族出現裂痕。幸虧他沒有犯下什麼大錯,但是姐姐和我都不待見他,兩族許多兄弟姐妹,都與他關係不好。”
“此人不懂尊卑,如果後輩與他走的太近,估計沒有什麼好下場。身在帝王之家,皇族之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謹慎,不懂規矩的,遲早會被淘汰。還是我們家小鐘好,最遵守規矩,活的絕對比其他人都要長。”
眾人暗地裡撇撇嘴,鍾離太守規矩了,這已經烙印在她的思想中。昌平君也想到朝上的一幕,鍾離當著眾臣之面,讓嬴政交出了兵符。人家是大王好不好,沒有親政之前許多權力都沒有,兵符拿在手裡連幾個呼吸都不到,你就直接取走,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