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取用了客卿,皇權更加穩固,皇族地位被列國所承認。大人們請想一想,如果沒有那些客卿,大秦能發展的這麼快嗎?既然能發展的快,中原之戰,比的就是國力,誰發展的快誰就能取勝,那麼為什麼不用客卿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小的方面說,珍珠、寶玉都不產於秦國,美女、好馬、財寶也都是來自東方各國。如果只是秦國有的東西才要的話,那麼許多好東西也就沒有了。”
“為什麼這些東西可用而客就要逐呢?如果我們不要,那些物品必被其他國家所用,而那些國家也在用。同樣如此,如果有才能的客卿我們不用,他們就會奔赴其他國家,增加各國的力量,到頭來必然威脅秦國的大業。”
“這不可能嗎?諸位大人可以去城門口看看,許多客卿已經打算走了。人才流失,商鋪撤資,許多物品也會跟隨流向各國。商人地位低下,而經商的人絕大部分卻是各家的客卿。”
“客卿全走了,生意就沒辦法做了。總不能皇族站出來,去做那些低賤的行當吧。別說我大秦不能逐客,哪怕各國君王再昏庸,也沒有發生過逐客的事情出來。”
“所以今日李斯面見,前來請辭,主要是活不下去了。逐客令一下,呂府的門客人人惶恐,人都是要吃飯的,秦國已經無法安家,為了生存,只能另尋他處。”
眾人屏息,特別是那些小的方面,人人感同身受。昌平君不能言語了,不想不知道,細思極恐,哪家府上沒有那樣的人?
羋宸突然言道:“國庫的錢糧,其中有三層來自巴蜀,那些運輸的官吏,大多不是秦國人。巴家的死士,也很少有秦人。呂相以前做過後勤官,對這方面深有體會,如果逐客,那些沒有官職的人都在驅逐之列,每年要損失多少?”
呂不韋連忙附和道:“羋宸大人說的不錯,許多都是從小在秦國長大,但他們依然不是秦人,如果全部驅逐了,軍隊也就垮了。”
那些閉目眼神的武將,猛地睜開眼睛,全部看向藨公。武將陣營都有自己的團體,自從蒙驁死後,朝堂之上,以藨公為首。
藨公沉聲道:“鬧夠了就收場吧,大秦不能逐客,昌平君,虧你出的餿點子。你們那些彎彎道道,盡欺負我們這些粗人不懂,一個人爭權可以,但是不能過界。現在看來,侍劍女對你的懲罰算是輕了,估計她也沒想到這一步。”
好一個李斯,嬴政心中拍案叫絕,一步步推敲下去,連軍隊都受影響。那軍中將領豈能贊同?大秦以軍功看功績,朝上吵鬧的再激烈,他們都可以無視,唯獨影響到軍隊上,那就不會跟你廢話,直接當面阻止。
昌平君遍體生寒,一道冷冽的氣勢鎖定住了他,不用看就知道是鍾離的,這次真的惹惱了這位侍劍女。以前沒人跟他說過逐客的弊端,估計連商公自己都不要太清楚,同為皇族核心人物,哪裡會知道卑賤的商人之事。
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權貴們都看不起那些奸商,可是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必須要考慮,逐客令一旦執行,那些人就不能留在秦國了。而行商之人,有多少是秦人呢?那些人如果驅逐的太多,軍隊的後勤補給必然跟不上,估計巴老夫人就會衝到咸陽指著他們的鼻子大罵了。
相對來說,呂府門客最多隻有三千人,巴蜀巴家可是秦國糧倉,起碼不下幾十萬人。那些運輸錢糧的頭領,絕大部分都不是秦人,一旦逐客令執行,昌平君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鍾離又說話了,冷聲言道:“昌平君,將戍衛軍的兵符交出來,退朝以後,今日晚間,來華陽宮向太后請罪。”
昌平君耷拉著腦袋,低頭言道:“喏。”
從懷中將兵符雙手托起,趙高接過遞給嬴政,鍾離伸出手,嬴政露出一個苦笑狀,將兵符遞給了鍾離。
眾臣看出了這個細節,侍劍女手持秦劍,代表了歷代先王賦予的權力。嬴政還沒有親政,不能執掌任何兵權,鍾離太按規矩行事了。至於昌平君能不能要回兵符,只能看他自己去宮裡怎麼說了。
如果華陽夫人不同意,或是鍾離對他不放心,估計昌平君的政治生涯算是走到頭了。一個人可以囂張跋扈,但是不能撈過界,逐客一事連軍隊都受影響,這就動搖大秦的根本,人家當然不會任你胡來。
以藨公為首的軍中武官,直接說鍾離懲罰輕了,所以鍾離直接剝奪了昌平君的兵權,對上對下都能有個交代。眾人看的明白,昌平君也知道這個道理,這樣還算好了,倘若鍾離抓著這個事情不放,別說左丞相的職務不保,連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喜歡新刺客列傳請大家收藏:()新刺客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