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府,密室。
東方言道:“呂相大人真的不去朝議嗎?”
呂不韋道:“為什麼要去?今日的朝議,大王會提出建立咸陽學宮,如果我在那裡,應該如何自處?”
建立咸陽學宮,不是你想辦就能辦的成的,要看到各方面的阻礙。嬴政要奠立君威,鐵了心要辦起了。可是這樣的學宮,對貴族階級衝擊很大,絕對會受到各方面的阻攔。
呂不韋可不想做第二個商鞅,大秦每次變革,倡導者必定沒有好下場。呂不韋不能反對,因為嫪毐是他介紹入宮,嬴政沒有追究此事,算是給了他面子。可是朝議的是學宮,那麼多權貴都看著他行事,呂不韋想不反對都難,不如不去,免得礙人眼睛。
“不去也好。”東方嘆道:“咸陽學宮,乃是大王和大師姐制定好的策略,大秦將為統一中原做著準備。以後吞併了列國的土地,必須要有相應的人才去治理,而我們大秦多的是帶兵打仗的人,文治之人真的很少。”
呂不韋點了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也不知道嬴政這三年是怎麼過的,能想到這樣的方法去平衡朝局。捫心自問,呂不韋極力地贊成學宮成立,這是每個帝王都要考慮的事情。
可是又一深想,呂不韋言道:“就算我不去做那個攔路虎,大王的策略真的能成功嗎?我不阻礙,但是還有其他人去阻攔,大王太年輕了,此事應該緩慢推行,至少要等到立君威之時再談起,現在太早了。”
東方總覺得不踏實,以他對呂不韋的瞭解,堂堂大秦丞相居然想著躲避,肯定想好了後面的對策。說呂不韋想要謀反,東方是不信的,呂家沒有那個基礎,除了這個,那麼就剩下另外一個可能了。
東方沉聲道:“岳丈大人想清楚,您是託孤之臣,就算什麼都不做,大王也不敢拿您怎麼辦。我怕您做出讓人反感的事情,你是在找死,而且是逼著大王讓您死。”
聽到‘岳丈’二字,呂不韋心裡極度的滿足。這樣的稱謂,東方從來沒提過,現在關心急切,脫口而出。
呂不韋不可能驅逐東方,就算東方是北宮的人,從相識的那天起,他就沒有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情。更何況南巷一直不肯入呂府,婚禮結束,南巷就跟隨晨曦去了終南山,與自己私議的事情,東方也沒有對嬴政說。
從這一點即可看出,東方是真的把呂不韋看成是岳父,替南巷去盡孝。南巷不回來,變成呂不韋的心病,可惡的趙姬躲去了甘泉宮,嬴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也沒有辦法去澄清。
那幾位太后,都遠遠地站在旁邊看戲,呂不韋可不想去當那個猴子,所以也打算躲起來看戲。東方說的意思他也懂,如果真的推出了那件事,嬴政絕對會惱怒。既然要立君威,總要有個引子。
拿什麼人立威?眾觀朝野上下,只能是他呂不韋。
……
……
章臺宮,各位大臣都來了,唯獨缺了呂不韋。
這位大秦丞相躲了起來,可能因為今日的話題,讓他不敢參與。可你畢竟是丞相,想躲也躲不掉。
昌平君心裡譏笑,總要逼你出來,大王想要創辦咸陽學宮,豈能如願?學宮成立的話,貴族子弟怎麼辦?這個矛盾無法調和。你不來正好,免得被攻擊時,要站出來與自己唱反調。
嬴政高坐君王之位,言道:“仲父為何沒有來?”
羋宸言道:“呂相偶感風寒,在家休養,所以今日朝議來不了,託臣向大王謝罪。”
嬴政言道:“仲父病了,那就在家好生休養,朝議結束,本王親自入府問安。”
這時,商公站了出來,言道:“大王用詞錯了,呂不韋貴為大秦丞相,病了在家休養很正常,可大王不能用‘請安’二字。丞相也是臣,君臣有別,豈有君王去向臣子問安的道理?”
眾臣撇撇眼,呂不韋是託孤之臣,又是大秦丞相,大王都要稱一句仲父,只要大王還沒有親政,就要以長幼之禮對待。平時朝議你這位嬴氏族長不來,今日來了,難道是大王的意思?眾人不斷地揣摩,都不敢多說話。
嬴政心裡憂憤,你什麼意思?請你出來幫忙,不是唱反調的。呂不韋權傾朝野,就算表面功夫,人家病了,他也要去呂府問安。呂不韋今日不來,應該是怕給自己難堪,免得君臣不合,鬧的大家都不好看。
就算人家不來,你也不能在背後誹謗人家。這麼一想,嬴政心裡敲響了警鐘,商公此人不可靠,呂不韋不來,能在朝上給他阻礙的,只有昌平君羋啟。如果羋啟和商公站在了一起,反駁建立學宮的計劃,嬴政真的無力反駁。
雖然呂不韋也曾經反對過他的意見,但是人家說的有理有據,各種問題都分析的很清楚,反對的意見也說的很明白,嬴政不高興,但也是贊同的。可是羋啟做事直來直去,只要羋啟反對,計劃就進行不下去,吃相非常難看。
羋宸嘀咕道:“呂不韋是先王託孤之臣,大王也要喊一句仲父,問安之語真的沒錯。平時商公不來,今日朝議來了,為的是哪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