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次,孟姜與嬴政相遇,冥冥之中好似註定的情緣,他們愛的不可自拔。經歷種種過程,孟姜去了北方,嬴政九死一生而活到現在。幸虧她走了,不然嬴政遲早要被她害死。”
“就算去了北方,她也不安生,帶著安軒和俠予,在生死線上掙扎。胡姬告訴我,前面預測的這些,對不對?”
人們看向胡姬,晨曦並沒有見過孟姜,只是在北宮內部,聽過彼此的訊息罷了。晨曦說的,全是推測,是真是假還不知道。
胡姬苦笑道:“全部都對,她確實害的大哥差點死掉,如果沒有零羽以命抵命地施救,大哥能不能醒來,都是一個問題。劍冢之戰,以她的身手,完全可以躲掉那些攻擊,可是她卻抱著大哥跳進茫茫深淵,我對她真的很無語。”
“那些死去的人,都是孟姜最親近的人,現在活著的,真的會死嗎?”
晨曦想了想,言道:“只有嬴政我算不出,其他人差不多都預測出來了,那些活著的人都會死,十年之內就會死絕。”
“這也是這個故事的延續。十年之後,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孟姜寄託死去的親人,會大哭三天三夜,哭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哭聲震天,哭倒十里長城。”
眾人倒吸了口涼氣,長城乃是北方防線,如果被她哭倒,整個中原都危險了。嬴政和胡姬互視一眼,心情沉重。雍城、義渠一線的長城,年久未修,確實有倒塌的危險。
許多人也在翻修,但是邊疆太過漫長,秦國根本沒有更多的錢糧去加固。如果倒塌,匈奴人的騎兵就會到來,秦國根本無力兩線交戰。長城的穩固,讓遊牧民族不能騎馬過來,雍城才能守的住。
晨曦言道:“也許你們不信,那就讓時間來告訴我們,晨曦說的對不對?”
“讓我們繼續這個故事,身邊的人都死了,孟姜哭倒長城以後,嬴政為了救她性命,將她召回了咸陽,但是她不肯入宮。嬴政問她要如何才會入宮,她說要拜祭完親人以後,才決定跟著嬴政過日子。”
“她給出的條件有三個,一是拜祭亡夫、以及死去的親人;二是全國上下,所有文武大臣,包括嬴政也要披麻戴孝,打幡抱罐;三是遊逛三日大海。”
“三個條件,嬴政都答應了。孟姜跳了大海,生死不知,她到底死沒死,結局是什麼?晨曦沒有算出來。”
“胡姬告訴我,如果孟姜提出這三個條件,嬴政會同意嗎?”
這事太過離譜,沒有人會相信,嬴政能同意。可是胡姬眉頭緊鎖,苦苦地思索著,久久不發一言。在心裡不停地進行計算,算著與孟姜的過往,在秦氏牧場裡與孟姜的交集……
許久過後,孟姜痛苦地言道:“大哥會同意的。”
晨曦的心跌落谷底,預測是一回事,改變歷史卻是另外一回事。
阿房女當場指著嬴政的鼻子罵道:“你是大秦君王,怎麼能答應?為了一個女人,讓文武百官扶棺而走,太過荒唐,我想不罵你都不行。”
阿房女確實很生氣,這裡的人,也只有她敢罵嬴政,以前也罵習慣了。只是跟隨胡姬日久,見不到嬴政幾回,為了嬴政的體面,也不會將往日的習慣表現出來。
但是阿房女知道,胡姬不會騙她,既然說了,嬴政肯定會那麼做,除非孟姜不提那三個條件。假如提了呢?這個時候,連阿房女都對孟姜有種恨,那個女人還真是害人不淺。
胡姬苦笑道:“大哥會同意的,因為孟姜死去的那些親人,何嘗不是北宮人?北宮效忠的是皇族,是皇族的守護者,只要有人提出了那個條件,大哥就必須要對北宮有個交代。在其位,謀其政,大哥必須那麼做。”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孟姜犯了痴病,她一直認為大哥死了,哪怕大哥現在站在她的面前,她都認為那是一個替身。她已經將嬴政和範喜良,看成了兩個不同的人。大哥心疼她,能對一個病人講什麼道理?只能順她的心,去完成她的心願。”
所有人的低頭沉思,還真是這個道理。想要改變這個事情,只能讓北宮脫離出去,但是這怎麼可能?北宮完全融入了皇族,秦宮半數以上的人,都是北宮人。
不但如此,連許多皇族人,都是北宮一份子。假如孟姜真的提出那樣的條件,就算嬴政不答應,其他皇族也會同意。
對於這點,就算晨曦再強勢,也不可能改變什麼。他們能活著,完全是北宮賜予,想要讓北宮脫離皇族,晨曦第一個反對。
這是一個死結,這個恐怖的預言,真的不要發生。
人們都在祈禱,希望長城不要倒,希望孟姜不要提那三個條件。
。
<!over>
喜歡新刺客列傳請大家收藏:()新刺客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