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神秘地笑了笑,言道:“楚國的那些事,現在我們不必去考慮,因為離的太遠了,既然嫁了過來,以後我們就是秦國人,當要為自己考慮。”
其中有些話孟姜是不會說的,李嫣嫣肚子裡的那個孩子,天知道是楚王的,還是春申君黃歇的。李園和黃歇遲早會有一戰,所以早點離開楚國也好,不然牽涉其中太深,以後恐有天大的麻煩。
只是走的時候,囑咐過朱英,在黃歇手下做事,如果哪天黃歇不聽你的,即可抽身離開,免得禍事來臨之時,走脫不得。
黃歇與李園的矛盾,楚國所有人都看的很清楚,唯獨黃歇看不明白。朱英也明白孟姜的意思,能幫就幫,別人不聽勸,就不能陪葬。
呂不韋的府上,郭開又來了,這次帶了三箱黃金,擺著面前,金光閃閃。郭開言道:“呂相,秦趙兩國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大家都需要休養生息。可是兩國交戰多年,彼此的仇恨很深,所以這次聯姻,我國敏代公主必須要成為正妃,這不但讓我王放心,更能令趙人安心。”
“何況秦國太后還想插手朝政上的事情,只要呂相應承下來,我國將極力的配合,會在邊關配合你的行動。”
呂不韋疑惑道:“郭大人,你向來貪財,這次為什麼肯付出這麼多銀兩?不想你平日裡的性格呀。”
郭開誠實道:“此次不同以往,我王對公主很看重,如果成為正妃,等我回國以後,非常有可能再進一步。”
呂不韋明白了,再進一步,就是成為相國了。如果換成是自己,也會這麼做,區區身外之物,哪裡有更進一步來的實在。
只要有了趙國的配合,在邊關上下點功夫,可以拉攏許多將領的支援。自己雖然是秦國丞相,掌握半數兵權,但是支援的將領並不多,許多還是以太后馬首是瞻。郭開要往上爬,自己也要拉攏將領,兩人的目的一致。
無論太后如何說羋娥的好,自己都要堅定地支援立敏代為正妃。所以當夜,呂不韋來到商公的府邸,與其商量。
“商公啊,你是嬴氏族長,羋家的女人太厲害了。我們的太后你也知道,她的權力真的太大,別看我貴為丞相,許多事情沒有她的點頭,我也辦不了什麼。你請想一想,如果再來一位羋氏的正妃,我雖不是嬴氏族人,也要為你們擔心。畢竟大秦是嬴氏一族開創的,哪怕我的權位再高,也只會支援嬴氏族人。”
商公微笑地聽著,等呂不韋說完,才不緊不慢地言道:“嬴羋兩族,一主外,一主內,這是我大秦的傳統。不過太后確實厲害,很有可能會學宣太后那樣,這就不是我族願意看到的。但是呂相請回答我,你想要什麼?一國丞相,還不能滿足你嗎?”
面對老奸巨猾的商公,呂不韋知道撒不了謊,認真地言道:“我想要真正的實權!兵權!別看我有半塊虎符,真正能調動的兵力,連太后的一半都不如。如果沒有商公點頭,蒙家、麃公、以及眾多將領都不會聽我的。”
“並且我已經與郭開達成協議,如果能立敏代公主為正妃,趙國更會配合我國的軍事行動。我國攻擊韓國,趙王不會管,而趙國去攻擊燕國,我國也不會背後捅刀子。”
商公正色道:“郭開真的這麼說?”
呂不韋肯定答道:“千真萬確!”
商公點頭道:“我們全力支援敏代公主為正妃,也會將其中利害向大王分說清楚,他會明白怎麼做。一旦事情達成,呂相想要的必會得到,也會得到我的擁護。”
呂不韋滿意地走了,商公明白,秦趙兩國的協議有多重要。趙國與燕國的矛盾很深,趙王不敢打燕國,主要是怕秦國背後攻擊。而大秦無力舉行大規模的戰爭,最主要的是因為趙國能帶兵的將領太多,沒有舉傾國之力的決心,實在不宜開戰。
但是這麼安穩地發展,又不是秦人的風格,大戰不能打,但是小戰還是可以的。韓國的地盤,秦國覬覦以久,但是三晉聯合起來,秦國也拿不下。現在有了趙王的承諾,三晉就不再是鐵板一塊,其中的巨大利益,商公想不動心都難。
所以商公去了宮中,將這件事情告訴給嬴政,至於嬴政怎麼想,就不是商公所能去考慮的。
每個君王都有自己的想法,臣子不能胡亂地猜測,更不能像呂不韋那樣的說教。伴君如伴虎,嬴政已經是大王,如果還像以前那樣說教,必然會造成反效果。
商公深知,呂不韋已經為自己的口無遮攔埋下了禍根,你與太后爭權,從來就沒有考慮分些權力給年輕的君王。等到大王冠禮的那一天,第一個立威的,就是拿你來開刀。
立誰為正妃?嬴政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一個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的想法,但是知道的人,都不會去說,包括在冷月府中的敏代公主。
喜歡新刺客列傳請大家收藏:()新刺客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