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眾生,化為撩音。”
“世間百態,幻影玄音。”
“惡鬼魔煞,普陀佛音。”
“釋家門人,我若琴音!”
“前來拜會眾位施主,還請減少殺戮,聽若琴演奏一首:亂世鎮魂曲!”
涼亭上方,一位輕紗白衣女子,單腳站立涼亭凸起的頂端,呈金雞獨立似。另外一隻腳緩緩彎曲於膝蓋上,一架古琴橫陳於上,緩緩地彈起了曲子。
古琴相傳起源於伏羲時期,因為古人信奉於神明,所以對古琴及其喜好。古琴只有7根,俗稱“七絃琴”。
素手撥動琴絃,一聲悠揚的音符飛出,繞樑在落驛亭周圍。音符劃過每個人的心間,逐漸地向偏殿移去,所過之處,聽到的人,都感覺心境平和,跟隨音符一起跳動。
魏牟驚詫,急忙運轉內力,在全身筋脈各處執行,極力地抵擋琴音的音符帶來的感惑。
這哪裡是音樂,聽上去悠揚,其實與魔音無異。
此種音樂,以內力發出,在他人聽聞中,牽引著每個人的內力運轉。
大成境界下,都不能調動自身內力,但凡聽到此音,必被彈奏之人所控制。彈琴的主人,讓你生,你就不能死;讓你死,你就絕對走不了一步。
而人身的每個穴位,都遊走於奇經八脈,每個人的內力運轉,都有自己獨特的運轉方式。不聽此音就罷,但凡聽到,如果不能抵擋此音帶來的牽引,依然會變得生不由己,生命將受他人掌控。
魏牟盤膝坐下,調動自身的道家心法,以不變應萬變。你乃釋家高手,釋家的武藝,以金剛不壞身、獅子吼、禪理術為主。這位若琴姑娘,很明顯學得獅子吼中的音波術,以音波制敵、殺敵!
道家的長生功法,擅長的天人合一,貼近自然,任你多種迷惑,只要我本心不動,任何困擾都不受影響。
永珍雲單指朝天,力貫指力,扔出十八道竹片,插遍三人周圍。內力運轉下,竹片漂浮在三人周圍,組成兵家中的防禦陣式。
墨舞安雙掌貼近永珍雲的後背,內力源源不斷的輸入,以供他陣法持續下去。
而亦淺、淺夢和血染三人,也是盤膝而坐,雙掌互相抵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內力在三人之間迴圈。在極短的時間裡,組成了一個三才陣,以抵禦琴音的迷惑。
各人都有各自的緣法,每個人都自覺地組成小圈子。此類以音傷敵的手段,如果不是大成高手,都不知道應付之法。而若琴的琴音,更是無差別的全面輻射,所受之人,要麼抵禦住,要麼被控制,生死任她拿捏。
釋家崇尚的乃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凡釋家之人,都得修行自身,萬物平等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釋家中的每個人,都是一位禪師,普查民情,過著貧窮苦修般的日子。
因為這樣的思想,不適合在戰國時期傳播,釋家沒有儒家那樣迂腐。明知不可為,還要在世間打滾,那隻會壞了道統。在這個時期,儒釋道這最大的三家,都不被重視當權者,顯得極其可悲、可憐。
他們都在抵禦琴音,親眼看著音聲傳進偏殿,那處依然沒有一點動靜,讓那處顯得越發神秘。
他們都不能動,只要琴聲不停,就不能停止內力在經脈中的執行。現在比拼的,不是招式的對抗,而是每個人對大成境界的理解,對內力的運用。
長時間的功法調動,每個人都聽的冒汗,釋家出來的人,真的邪門。
涼亭上的若琴,頭上也露出虛汗,長時間的內力彈奏,消耗比旁人更大。可她還要堅持,因為偏殿裡藏的是何人,實力如何,她一點也不清楚。
音波攻擊的缺陷,就是消耗過大;最麻煩處,還敵我不分。如果依然這樣下去,以大成境界的實力,完全可以抵禦掉音符的攻擊。
若琴眼睛一閉,做深呼吸狀,眼角的睫毛輕柔舒展,雙眼睛柔和的緩緩睜開。
雙手很有韻律地柔柔撫過,雙指彈奏出鎮魂曲第二篇:動魂篇。
亂世鎮魂曲,分為三篇!
第一篇:動心篇。聽此曲者,觸動人體的筋脈執行,調動指揮內力迴圈。你聽我一音,我送你場功德。需達到大成境界,才可能力抵抗。
第二篇:動魂篇。聽此曲者,哪怕你封閉耳目,囚禁無關。只要有內力運轉著,透過肌膚,即可探聽到對方的內力軌跡。產生種種過往,形成各種幻境,卻不完全是幻境。既然動魂,當然是心裡最深處的記憶,渡過則罷,渡不過,當受控制,怨不得旁人。
第三篇:鎮魂篇。達到此境界,彈奏出的曲子,無需觸動對方心底的記憶,直接鎮壓、鎮魂。
若琴勉強能彈奏第二篇前半部,後半部,需達到大成後期,方可施展。此曲彈奏,全身調動的內力太多,以她現在的大成中期,根本無力完全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