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新刺客列傳 > 第二卷 第二十章 鄭國渠

第二卷 第二十章 鄭國渠 (第1/2頁)

推薦閱讀:

公元前246年,韓國孱弱,懼怕秦國,遂派出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

秦國地處北方,年年乾旱大災,如果將洛水和渭水連通,修築條直通的水道。不但促進農耕發展,灌溉關中之地,更能在軍事上,有重大意義。

但鄭國修渠,背後的意義卻是不同。秦國太強了,韓國首當其衝,必然要消耗秦國的經濟,延緩對韓的進攻。擺在眾人面前的,就是這樣一道難題,這條渠道,修是不修?

“鄭國明著修渠,暗地裡行那間諜之事,但是這條渠,我大秦必須要修。現在提出來,就是要讓伯父明白,鄭國來秦的目的,只給他修渠,不許他參與任何事。”嬴政認真道。

嬴傒皺眉了,言道:“既然是韓王的計謀,政兒為何不驅逐了鄭國,還讓他修渠呢?要知道,修這樣的一條渠道,是個巨大的工程,國庫的資金必須跟上,否則將延緩渠道完成之期。這麼一來,國庫必然跟不上,將嚴重限制軍事的發展,其中弊大於利。”

嬴子楚也道:“這條渠不能修,只要鄭國主持,國庫的資金調動,無法對其隱瞞。這麼大的工程,花費甚巨,非短時間可以完成。各國知道我們在家裡修渠,肯定會知道資金短缺,必會對我大秦用兵,到時我們將首尾難顧,弊大於利。”

兩個奪嫡的主要競爭對手,在此事上竟然行動一致,其中意思很明白,我們為了那個位置可以爭,但是對秦國利益受損之事,絕對能統一思想。

嬴稷沉思片刻,詢問道:“政兒,對鄭國的監視是肯定的,但是這條渠,我們要不要修?大家的意見差不多,弊大於利,不能為了一條渠,限制我大秦的發展。特別是在軍事上,如果我不用力,別國必來攻之。到了那時,將有亡國之危。”

抱拳對著周圍作揖,嬴政義正言辭道:“此渠必須要修,大家都說弊大於利,而我卻說,利大於弊!只要這條渠修成,我國的綜合實力將超越任何國家,只要修了,有六大利!”

“一,北方苦寒,年年旱災,大秦的糧食一直依賴於巴蜀,如果再擴充勢力,運輸糧食將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修了鄭國渠,完全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此其一。”

“二,關中之地,乃踏入各國的跳板,發展水軍,解決北方人不習水戰之困擾,此其二。”

“三,鄭國渠的開始,將麻痺列國,他們以為我大秦中計,在短時間內,不會顧慮到我國,此其三。”

“四,等他們來攻時,我們早已做好了準備,不會被動的應戰。主動權在我方,可以更好的謀劃,做出相應的對策,此其四。”

“五,大秦需要十年的喘息時間,國庫除了應付軍力上的開支,其他開支需要不了多少,不修渠幹什麼?錢是用來使的,修了此渠,可以讓經濟使用最大化,此其五。”

“六,修築鄭國渠,可以帶動周邊城鎮的發展,平民除了種地,會有其他事可做,帶動他們動起來,此其六。”

“政兒相信,鄭國渠一旦修成,將解決了關中糧食短缺問題,我大秦人,必會擁護皇室。甚至在別國攻來時,還會自發的參軍抵抗。畢竟我們修渠的目的,為的是我秦人,他們豈能讓他國之人來破壞。”

“我們有六大利,完全是利大於弊,難道家裡的諸位長輩,還能找出六大弊嗎?”

這番話道出,讓眾人都沉思起來。對啊,不管你修不修渠,六國遲早會攻來,為什麼不提前施行,有準備地去應對呢?關中年年旱災,為了這個問題,已經阻礙了秦國幾代君王,對外擴充套件的速度。

巴蜀道路崎嶇,每次運輸過程,都會損失半成的糧食和馬車。以往對此的投入,不見得比修渠少,甚至更多。

嬴柱計算道:“如果此渠修成,哪怕關中再發生大旱,巴蜀的糧食,也可以從水路運輸而來。這麼算下來,成本將大減。除了齊楚兩國,三晉和燕國都不習水性,可以沿河而攻,以少勝多。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對鄭國的監視。”

嬴政言道:“必須派專人監視,只要告訴他,秦王同意修渠,但是其他人反對。鄭國不會多想,他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修渠,延緩我國對韓國的攻擊。這條渠,他不修也得修,甚至可以私下派人告訴他,如果此渠不修,秦國馬上就會對韓開戰。”

商公大笑道:“好計謀,如果我是鄭國,肯定全力修渠,不會懈怠分毫。就算想反對,韓王也不會同意,以後的日子裡,就要對國庫的流動,把握好其中的平衡即可。”

嬴政也笑道:“這個更容易,直接告訴鄭國,秦王全力支援修渠,但是大臣反對。每年的渠道,你修到哪裡,我們就給多少銀兩,你看鄭國會不會拼命地修渠。”

最新小說: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我的無限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