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慧心同樣不可避免的有喝茶習慣,只是從小喝的都是山民自制的炒茶,也不懂如何區分名茶,只是覺得茶葉有味道就行。
故而慧心長嘆道:“好茶。”
沈龐倒是難得的有些臉紅,道:“師兄過譽了,只是普通的春茶,當不得師兄一個好字。”
慧心笑道:“佛曰眾生平等,小僧雖修行尚淺,達不到佛祖的境界,將世間萬物皆視為平等,但也不至於執著茶之高低貴賤。”
沈龐和沈小雨聞言,皆感慧心佛法高深,境界高妙,讚道:“師兄好境界。”
其實慧心只是在掩飾自個喝不出好賴茶的尷尬,在越東一帶,不懂茶的人還是很稀少的,就連販夫走卒沒喝過頂級好茶的人都能將名茶的名堂說得頭頭是道。
若是有好茶,小和尚還是很樂意來幾杯的,雖說還是喝不出什麼名堂來,硬說也只說得出個好喝二字。
不過眼下算是把局面忽悠過去了,三人一邊喝茶,一邊閒談,此時已經過了飯點,食堂本就不多的人都走得七七八八,倒也不用擔心吵到別人。
三人聊的興起,索性聊起修行來,一開始沈龐還能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能插上幾句,到了後邊,由淺入深,他便聽得雲裡霧裡頭昏腦脹。
慧心見狀,輕輕敲擊了一下茶碗,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音。
沈龐瞬間腦子一清,回過神來,他自知自己水平有限,聽不得慧心與沈小雨所言高深之處,強行去聽只會壞了自己的修行,趕忙用劍氣堵了耳朵,不聽慧心與沈小雨所言。
只是一邊在心裡默默消化之前聽到的修行之道,一邊給慧心和沈小雨添茶。
沈小雨思維敏捷,悟性超凡,又所學極為廣闊,雖遠不及慧心,倒也算是世上少有幾個能跟上慧心節奏的人。
就是慧心講到她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也能一點就通,甚至很快就能舉一反三。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論道,雖大部分時候是慧心講,沈小雨聽,但沈小雨的一些清奇角度的思考也給慧心帶來不少靈感。
甚至他覺得自己的大日如來經的推演工作都加快了一分。
由此小和尚心中誕生了一個有趣的想法,一個沈小雨就能讓他受益匪淺,那更多的人呢?
旁人哪怕比不上沈小雨的天賦異稟,但勝在量多,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
若是能在善惡空間中組織一場集合全天下天才的論道大會,讓慧心吸收整個世界天才的靈感火花,大大加速三世經的推演效率。
想到就做一貫是慧心的良好習慣,他直接在識海中對停留在善惡空間中的眾多應身發出命令,緊急增加論道功能。
現實中慧心與沈小雨的論道也到了尾聲,慧心喝下最後一口茶,笑道:“小雨妹妹,今天到此為止吧,嘴上所言終是淺,修行之事還需自己親自做上一遍才知深淺。”
沈小雨向慧心拱手一拜,做了個劍修禮節,說道:“多謝兄長授道之恩。”
慧心正要答話,只聽一旁傳來一聲叫好聲:“好和尚,好高的道行。”
喜歡從心小和尚請大家收藏:()從心小和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