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鳧氏宗廟,正中供奉的,乃是黃帝軒轅、黑帝顓頊以及魚鳧氏成立之後的諸位先祖,左邊是蜀山氏先祖,右邊則是蠶叢氏先祖,這兩族乃是魚鳧氏的前身部族。
雖說都是五帝,但是受祭也各自不同。
在周原之時,姬姓宗廟所供奉祭祀的,是黃帝軒轅、黑帝顓頊與帝嚳,黑帝顓頊,並不是姬氏血脈之源,反而是白帝少昊,這位帝嚳之祖父,正宗的血脈之祖沒有單獨列出受祭。
殷商宗廟之中,正中供奉了黃帝軒轅、白帝少昊與帝嚳,這算是一脈相承而來的。
姜姓宗廟,五帝只供奉了炎帝神農,不過也有幾氏將兵主蚩尤也供奉於上的。
風姓宗廟,卻只供奉了青帝,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媧皇就連風姓也沒有供奉。
至於姒姓、姚姓、任姓等,則又各有不同了。
關於祭祀之間的疑問,姬考早就存在心中,卻沒人能夠給他答案,諸夏祭祀,都是從夏后氏之時便開始的,都有近千年時間,也沒誰知道原因了。
其中或許涉及到神靈之事,也不敢隨意猜測。
在巫祝劉全的引導之下,杜宇按照諸夏宗廟祭祀儀式,對先祖進行祭祀。
而後,則又到旁邊的巫廟之中,祭祀上帝與一些魚鳧氏選擇奉祀的神靈。
不過,姬考沒有跟進去,至於裡面奉祀了哪些神靈,杜宇和劉全跟他說過,他也沒有在意。
巫廟祭祀之後,則是祭祀青衣神與麻衣神了。
這兩位神靈,對於蜀地來說地位特殊,青衣神之祭極為濃重,但是麻衣神的祭祀,卻顯得簡單了一些。
這是麻魚這位麻衣神的弟子,親自要求的,也是麻衣神麻姑給他的交代。
麻姑所走,乃是煉氣登天之路,神道已經被她捨棄。後人願意憑念於她,自隨後人之意,但是大張旗鼓,則就不是她的本意了。
最後,杜宇則帶著魚鳧氏之民,將神廟設在青衣神與麻衣神之間的星主也祭祀了一番,而且頗為濃重,不在青衣神之下。
姬考雖然沒有提過這個要求,而且準備將祭祀之日定在他自家生辰四月十八,但是既然杜宇在元日大祭,他便不再提星主祭日之事了。
如今魚鳧氏之中,各種儀制都不具備,準備這兩套禮服,都花費了姬考與杜宇不少心思,至於其他禮制樂器,自然是沒有的。
因此,這幾道祭祀完成,時間不過剛剛正午。
杜宇重新上臺,對著眾部族之人說道:“祭祀已畢,現在請相父,為我等講講,如何改制易俗。”
隨後,他朝著姬考躬身深拜,請姬考上臺。
姬考見此,大步走上臺上,看向下方諸多部族來人,也不客套囉嗦,直奔主題:“我得星主北辰之神指引,為魚鳧氏開啟文明之路,將魚鳧氏匯入夏制之中。所言更改夏制,將分三步而行。”
對於星主北辰之時,眾人才剛剛祭祀,自然不太陌生,而且早便聽說,姬考似乎是祀奉北辰之巫者。
對於這個,倒是沒誰有異議,對於蜀地來說,巫祝反而比煉氣士更容易接受。
這麼多年來,很多祭祀、占卜、除妖甚至治病之事,都是部族為數不多的巫祝所為。
姬考為巫這種設定,更讓他們感覺符合君相的身份,無所不會,引導耕種,除下神靈眷顧的巫者,還會是誰?
姬考並沒有向魚鳧氏解釋這些,只要他們容易接受夏制,自己什麼身份並不重要。
事實上,就連諸夏之地,文明演進至此,還沒有解決巫的問題,大部分方國之中,巫仍然有著無上權威,想要蜀地先沒有巫祝,幾乎是不可能的。
“請問相父,改制第一步為何?”
杜宇在姬考側後方,向著姬考問道。
姬考道:“昔者倉頡造字,道破天機,天雨粟,鬼夜哭,龍乃潛藏。我諸夏能有今日,史皇功不可沒。是以,這第一步,便是授夏字,傳雅言,便於傳承溝通。”
如今的魚鳧氏之中,自然有人懂諸夏之字與諸夏之言,而且還不少,否則的話,姬考也難以和他們溝通了。
但是在夏字雅言之外,蜀地之中,柏灌氏、魚鳧氏還有南方的青衣氏以及其他更原始的部族,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文字語言溝通。
這種文字語言不過雛形,勉強以蜀文蜀言稱之,觀其形,聽其聲,也別有韻味,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