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喪老者並不爭辯,只是心中之憂,現於臉上,不減分毫。
······
殷商的重屋,乃是武乙遷沬之後,重新立起來的。
姬考隨著比干他們一起進來,在外殿之中,便看到武乙已經在殿中了,背對他們,看著前方。
在武乙的後面,還站著一人,乃是一位中年人,和武乙一起,看向前方。
擺在他們前方的,不是殷商的宗廟先祖,而是九尊大鼎。
姬考一見這九尊大鼎,頓時臉色微變,不由想到了自己氣海之中的五色社稷臺。
他當初祭煉這寶物之時,心神曾經見得一幕,這是禹王劃定九州,鑄造九鼎之後祭天之景。
眼前九鼎,赫然就是禹王祭天的九鼎。
“見過祖父,見過兄長。”
“見過太祖父,見過父親。”
聽到他們幾個行禮,姬考才知,這中年人應該是武乙長孫,帝子託之子,比干之兄,子受之父子羨了。
要是歷史不因他而變,這位中年人,就應該是未來的商帝帝乙了。
“見過陛下,見過帝孫羨。”
武乙轉頭,看著他們眾人,一一掃過,等到目光掃至子受之時,忽然一笑,對自己的長孫子羨說道:“此子類予也。”
他年幼之時,同樣是好鬥而暴躁,喜力而不喜謀,如今見到曾孫若己,自然欣慰不已。
子羨在旁,則恭維說道:“能類祖父萬一,即是受之大幸也。”
武乙撫須再笑:“予殷商族人,當有吞吐天下之志,復收九州之力,然而牧守萬民,不能以力,還卻需以德。你名為受,如今予再到你名後增一字,名為受德。望你謹記,成湯昔得天下,以德而不以力也。”
子受聽到自己太祖父賜名,連忙行大禮拜道:“謝過太祖父。”
“除姬考外,你等都是予之後裔,今日我頗有興致,將你等喚來,一觀禹王九鼎。”
“禹王之時,令九州方國貢銅,鑄造九鼎,又命共同治水之臣,將九州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得以觀鼎而識九州,天地響應,是以夏后氏得天命,掌九州帝位。”
“及夏后氏德衰,我等先祖成湯,起於亳地,受諸方共拜,擊夏後桀於鳴條,大敗之,並放其於南巢。而後,萬方鹹服,商乃取夏命,以祀天地鬼神與社稷。”
說完,他指了指眼前九尊大鼎,口中卻嘆息道:“九州九鼎,子羨,你看看,殷商能有資格祭祀幾尊啊。”
“我天邑商承天帝之命,乃是天下共主,自然是有資格祭祀所有九鼎。”
子羨還沒說話,一邊的子受,或者說子受德,便脫口而出。
武乙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梁州被巴蜀之人割據大半,荊州盡入荊蠻之手,青州、揚州、兗州三洲之地被東夷佔據大半,揚州又有越人猖獗,冀州、雍州戎狄不靖,我殷商雖自稱天邑,然九州之中,被我等盡佔者,唯有豫州。”
“便是將諸夏方國一起算上,九州之土,我等也不過得其一半。如此這般,有資格祭祀所有九鼎嗎?”
武乙話說完,所有人都沉默了,這本是眾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由武乙這位商帝親口說出,更顯得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