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考朝著姜蘭一禮,希望她能夠同意。說起來,每次他稱呼姜蘭為嬴氏姐姐之時,都想問,為何她取姜姓而不取嬴姓?且嬴胥軒又要姬考稱呼她為嬴氏姐姐,不能是姜氏姐姐。
可惜兩人同船數日,關係始終疏遠,這種或許涉及隱私的問題,姬考不便問出口來。
姜蘭眉眼微動,看著姬考:“自無不可。”
出發之前,她便答應了父親嬴胥軒,一切聽從姬考安排,自然不會食言。
姬考點頭致謝,而後取出圖紙,開啟一看,觀摩附近之地,忽然驚異一聲:“咦,這裡竟然是風陵渡?”
風陵渡,這個地方,在姬考前世之時,倒不是說來過,只是因為某小說家言,對此稍有印象。
風陵渡口初相遇什麼的故事,他馬上就回想起來了。
“怎麼,公子,這渡口有古怪嗎?”
旁邊的軍士長朝姬考問道,便是一旁的姜蘭,眼中也有疑惑神色,只是未曾發問。
“沒什麼古怪,只是此處據說是風后陵寢之地,故名風陵渡。”
姬考自然不會給他們說那段狗血單相思,而是說起了一個令人欽佩無比的人物。
風后,黃帝軒轅之時的重臣,據傳乃是世間第一位君王之相,黃帝訂立諸多制度儀式,以及打敗蚩尤,都多得其助益。
“竟然是風后大人的陵寢,那我等是否要祭拜一番?”
“等將那四人尋回,自然需要。”
既然路過,那便順為拜祭。這種習慣,姬考前世沒有,在此世之中,在周原耳濡目染,但是形成了。
但凡祖宗之輩,功勳之人,如有機會,便加以拜祭。
聽完姬考之言,姜蘭忽然嗤笑一聲:“風后祖師,我聽說乃是隨黃帝陛下登天成神,並未死去,何來陵寢?”
“嬴氏姐姐,所說從何而來?”
姜蘭冷道:“風后祖師,乃是伏羲部族之後,得風氏陣法之理,在逐鹿之戰中協助黃帝陛下襬陣,大破蚩尤之陣。他乃是人間陣法傳承祖師之一,我姜氏那捲奇門遁甲之術的來源,正是風后祖師的殘經。”
同醫道一樣,陣法奇門之道在人間流傳,那也不是一人一時之功。風后,無疑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傳承者。
她這話一出,姬考頓時尷尬了,連忙擺手說道:“既然風后大人未死,那更應該是一件好事,我等也不用拜祭了。”
然後,他心中暗自警惕,以後再不拿後世所聞,那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東西出來賣弄了。
他與姜蘭下船之後,姬考正準備讓人取出一匹馬,姜蘭飛騰,他則騎馬,這樣快些。
姜蘭只是說了一聲:“小心!”而後,一把將姬考朝空中抓起,等到姬考站穩之時,竟已在一朵白雲之上。
“騰雲駕霧,真是令人豔羨的手段啊。”姬考心中暗道,對於修行,更像加快速度了。
“你看前方,似乎有一方軍陣,我們去那裡問問吧?”
才行了沒多久,姬考便發現下方之中,有一支軍陣,正離營而起。
他心中一動,姬氏那四名軍士,莫不是被這軍陣所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