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們不是去往荊蠻之地嗎?怎麼按照他們所說,竟是東夷呢?
雖然共稱為蠻夷之地,都在岐山周原東方極遠,但是他們卻是不一樣的。
東夷偏北,荊蠻在南,所以又稱南蠻。
就像周原所在的戎狄之間一樣,戎狄共稱,卻也有西戎與北狄的區別。
“哎,去吧,去吧,你父親生前和我說過,你們兩兄弟,要去為諸夏建功立德。我雖然是婦人,卻不能阻擋你們。既然你們不想打擾周原百姓,祭拜過祖宗之後,你們便出發吧。”
“母親,不可啊,大哥才更應該成為周原之主。至於教化東夷,我去帶著家小過去便是了。”
姬季歷聽到自己的母親太姜,似乎已經同意了兩位兄長東去,連忙高聲說道。
太姜淡淡瞥了他一眼,手中的柺棍在地上輕敲了一下:“不遵父命,你繼續到宗廟之中反省一晚上。”
過來之前,她的次子姬仲雍,已經把三人的爭端,以及將姬季歷被他們綁在宗廟柱子上的事情,向太姜說過了。
太薑絲毫沒有反對,她的丈夫生前,再三和她說過,邦國的公位,未來一定要讓姬昌繼承,才會使得邦國興旺。
現在好不容易長子與次子,都不願意爭奪公位,這位姬昌之父,竟然要帶著姬昌去往東夷之地。
只為一人的仁德名聲,卻將姬氏的未來拋之腦後。
要是她剛剛在這裡,就不是將姬季歷綁在柱子上面那麼簡單了,手中的柺棍,可能都會敲過去了。
頓時,姬季歷便沉默了,不敢多言。
其他小輩族人,見到幾十歲的姬季歷,這樣悻悻的表情,一個個故作深沉,其實就是擔心會笑出來。
姬泰伯與姬仲雍倒是無所謂,他們對視一笑,然後便開始正衣衫,命人擺出各種祭祀用具,豬牛羊三牲,進行他們臨行之前的祭祀。
深夜祭祀祖宗,本不合於宗法。
但是姬氏的這一次祭祀,就連隨同而來的大宗伯,也沒有說什麼。
臨大事前,告慰祖宗先人,以求庇佑,雖不合宗法,卻合情合理。
······
祭祀完畢,所有人都出發了,就連姬季歷,也被從宗廟柱子上鬆綁下來,一起為姬泰伯與姬仲雍兩兄弟,以及他們的後人送行。
當然,主要還是姬仲雍的後輩。姬泰伯只有一子姬休名,此時已經成為了大宗伯的弟子,無法隨同前往東夷之地。
岐邑城門口,姬泰伯與姬仲雍,帶著他們的後輩,一起對著太姜跪拜行禮。
這一拜,代表姬氏之中,又有一宗分出而去;
這一去,代表了諸夏與荊蠻,相互融合的開端。
太伯作吳,高讓雄圖,三以天下讓,可謂至德矣。
這一讓,讓出了未來的天下宗周,讓出了禮樂華夏,讓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