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雲塵九星志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象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象 (第1/3頁)

次年春。

去年的冬天,一陣六十年來最大的寒潮從北方推來,暴雨如開閘般傾瀉在南方四州,兗、豫、徐、揚四州皆受重創。嚴寒不再只限於北方,而為了取暖,百姓們不斷砍伐著自家周圍的樹木,數日粒米無食也成了常態,飢腸轆轆。

寒冷、饑荒、流民。

這幾乎是所有人都在議論的話題,戶部尚書的桌上堆放著小山似的竹簡,只掃一眼,皆是這三個詞、六個字。如今,賑災成了國家大事,也是南四州百姓等待許久的事情。

豫州西部,許昌郡,許昌城。

許昌,也稱許都,盛初新政時因其地理條件優越,物產富饒的緣故,曾被列為七都之一,與帝都雲塵並列。作為連線東陸與帝都陸路上的唯一大城,許昌也漸漸成為了一座經貿大都,四地商通。

今日,為春始月之下旬,整座許昌城盡是一派繁華之景,無數商販和手工業者賣力吆喝,各街酒樓的門前都站著幾位拉攏路人入店的姑娘,雖然因為寒潮的緣故,整個豫州都變得有些蕭條,可這座古城卻洋溢著百廢待興的氣息。

而現在,在這車水馬龍的喧囂俗氣中,也不乏有些許文雅之氣息。

來往的行人間偶爾會有幾位結伴的讀書人,他們中或去城外探春,或遠赴帝都參加科考,也有的是為了前往城中得論經臺去,一睹文壇大家的風采。

許顧國中千古都,昌臨故土今日城。

今日,這座承載著無數南方名士心血的三層閣樓,註定要成為一場新風暴的起點,而這種情況,豫州各地也在上演。

論經臺內,現人山人海。

“陸兄,快些進來!”人群中,有人喊道。

“你等等我!”一長相文弱的書生擠在人群中,艱難地回應著,“朱兄,朱兄?朱兄!”

他喊了三聲,這才聽到另一人的回應。

“在這呢!”似海般的人群中,一隻手在半空搖晃。

“哎喲!”兩人終於是艱難地擠在了一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這人山人海之中,兩人一時間竟有些感動。

朱兄指著一個偏角,壓著聲音伏於另一人耳側道:“那兒的石柱下有石墩,等一會兒詩會開始了,可以站高著看!”

“這……不太好吧。”姓陸的文人不免有些猶豫,這論經臺雖只是一閣樓,可卻因其地位超然,許都太守曾請來天下名匠與風水玄師來為此閣開光。

這匠人嘛,專攻的當然是建築,可這論經臺本就只是一座小閣,只因曾有離京的文豪們於此大作才成了論經之地。匠人們琢磨了許久,決定保留這座閣樓的主基,除了修繕牆體外,能大改的便只有加固了。

如何加固?自然是從內部入手。而厚重、端莊的石柱,自然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在一座已經建成的閣樓內修建石柱,就好像給胸腔塞進一根骨頭一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可匯聚在此的乃是全天下最有名的工匠,起之靈感而創作便是他們所擅長的事情。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解決這樣的難題,對於他們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石柱的構思已基本完成,可如何擺放?擺放的方位哪裡合適?數量多少?

這些玄學的問題,就輪到彼時的文豪與風水師來頭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記錄的史官“好大喜功”,居然寫道:於閣之布上,文與玄師議有三年,閱之古籍無數,後於神話與古史之間權思得兩全之道也。

從古至今,無論何時,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皆被世人認為是坐山鎮海之重所,舊閣的修建依然沿襲著坐北朝南的風俗,故而此樓之地位應求一“穩”。

在他們看來,四方之柱除了穩定結構,更重要的是能夠鎮住文氣。而要想鎮住文氣,除了古時大能與佛像外,便只剩下武神了。

神話中記載星辰之道曾提及:北斗之星空有三十六天罡,又稱三十六星將,負責守護星宮與眾星的安全,在星術與武學上有極高的造詣。

而在道法上,對天罡也有不同的解釋,其意莫約:“天罡,罡者四正為罡,取四方之正中,乃吾心也”。此心為文心,文人風骨皆生於心,泯於心。四方之正,可為鼎之四足,又以山海之四方為座,故而得正!

無論是哪種解釋,三十六天罡都有著四正之意,用來守護文氣再合適不過。

最新小說: 狐妖:開局擁有呂祖模板 通關文 我的靈獸都是氣運之子 我在異界釋出任務 道途者 海賊之分歧 絕世帝霸之戰 乾坤一劍秋 從心小和尚 長生從聽曲開始 雲塵九星志 我只會虐菜啊 鬥破:從毒體爆發開始 本相權傾朝野,請陛下駕崩! 風起漣漪 家人聽胎聲,我出生即是仙帝 開局簽到大地暴熊 我的識海通異界 異界戰忽局 行走神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