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要已經開啟了天門,就已經完全足夠了。
其餘的都無所謂。
所以他才必須用趙傳龍來掌控關隴軍。
趙傳龍在這一段時間之內,肯定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叛變的,也不敢造反,更不敢擁兵自重。
那麼,後者就只能幫李無憂做事,幫李無憂穩定關隴,幫李無憂解決整個西北的事情,同時也幫李無憂聚集氣運。
這就足夠了。
對於李無憂來說,這些就已經是完美的結局了。
至於李無憂登天門以後的事情,他不在乎,也從來沒有想過。
無論是天崩地裂,還是徹底毀滅,都和李無憂再沒有關係了。
因為他已經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天門之後的世界。
求長生去了。
李無憂重用趙傳龍的想法雖然有些不理智,但是以李無憂目前在大周朝,在東廠的地位來看,倒是也沒有人敢真的說出什麼的。
這也導致了一系列的事情,辦的特別的順利
而同樣的也導致了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趙傳龍的感激。
趙傳龍在朝堂在軍旅之中,都已經混跡了不少年,他對很多事情都心知肚明的。
草原上的事情結束了以後,趙傳龍就預料到,自己肯定會被李無憂清理。
不是放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上,就是把自己想辦法邊緣化。
以前這種事情發生過很多次。
比如,朝廷會給你一個足夠絕對大的榮譽,世襲的國公侯爵等等,但是,卻將你的兵權從手裡奪回來。
一個國公,卻成為了沒有兵權的大將軍。
這已經是趙傳龍預料之中的結局了。
其實他也已經接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自己努力了這麼久,原本也是為了子孫後代,如今誤打誤撞的實現了,其實也不錯了,他覺得自己也該安享晚年了。
所以,便也沒有做任何的努力。
但是趙傳龍等啊等啊,等了足足數日,也沒有等來朝廷的旨意,反而是等來了東廠的信件,那是李無憂親筆的信件。
信件上的內容說,草原上的蠻夷雖然已經被毀掉了十之七八,但是,草原一旦存在一日,蠻夷就有重新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定要嚴加防範。
李無憂認為,在整個關隴之內,整個關隴軍之內,只有趙傳龍有這個資格,勝任這個任務。
所以,李無憂決定讓趙傳龍繼續留在關隴,繼續掌控關隴軍,繼續坐鎮這裡,並且在未來的幾十年之間,建立一種足夠的強大的體系。
徹底的,慢慢的將草原的根,給挖掉。
類似於讓趙傳龍在這裡推行一種文化傳播,信仰傳播,讓草原改朝換代,徹底的捨棄以往的那些信念,完全變成大周朝文化的奴隸。
這種事情,一旦做起來,就必須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來做的,基本上要給整整草原上的一代人做,才能夠徹底讓他們同化。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趙傳龍,在十年二十年的這一段時間裡,是沒有辦法再離開關隴軍了。
因為這種事情,必須得有一個合適的人來去做,而且從頭到尾持之以恆,一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