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嚴肅認真的表情,更是逗得三姐妹哈哈大笑。
餘龍波倒是沒有大笑,他只是露出一個微笑的表情。
一般人大笑無非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為了迎合別人,故意假裝出來的大笑;第一種,是看見了傻逼,發自肺腑的笑。
當然,後者略帶嘲諷的意味。
“勇哥,你來說說你的想法。”餘龍波說道。
因為孫志勇男人比餘龍波大,按照大夏國的傳統,餘龍波叫孫志勇一聲“勇哥”。
兩人畢竟在這封閉的“泡沫板3號”之中共同處事了兩年半,這飛船上總共就這些人,大家處久了就像那種大學舍友一樣的,彼此十分了解。
所以,孫志勇根據餘龍波丟擲來的這些點,其實能夠將餘龍波想要表達的意思猜個大概。
而餘龍波也知道孫志勇可能猜到了自己想要說的,所以並不會嘲笑。
……
“好,我來講講看。”孫志勇說道。
餘龍波衝他點了點頭,並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
“兄弟姐妹們,你們先別笑,聽聽你勇哥說的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
孫志勇一臉憨笑地說道。
三個女人也很快止住了笑聲,用洗耳恭聽的表情看著孫志勇,等待他的講述。
孫志勇喝了口已經涼了的茶,潤了潤嗓子,架起要講故事的手勢,開始講了起來:
“關於月球起源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太陽系剛剛形成,那時候九個大行星還盤踞在太陽身邊,瞬身也燃燒著宇宙大爆炸之後光與熱。”
“九大行星如同九個火球一樣圍繞著太陽旋轉。”
“如此一來,猶如這片宇宙有十個太陽。”
孫志勇一邊講述一邊用手比劃著,將故事講得惟妙惟肖。
“後來出現有個叫后羿的人,射下來九個太陽,只留了一個在天上,然後成了太陽系?”羅藝婁按照孫志勇的思路,說道。
眾人又是一陣鬨笑。
顯然,雖然是外國人,但他們讀過孫志勇帶的那本英文版的《大夏國古代神話傳說合集》的厚重書籍,也知道大夏國有“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
孫志勇瞪了羅藝婁一眼:
“去你奶奶個腿的,你勇哥現在是在講科學,不是在講神學,哪裡來的后羿射日。”
“是因為太陽這九大行星相對於太陽來說就像是一根燃燒著的大樹墩子旁邊飛舞起來的灰燼。”
“這種大小比例你們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