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陳煛就這麼死了,到時候他陳守度敢自己上臺當這個陳朝皇帝嗎?
答案是否定的!
他自然是想當皇帝的,可這麼久以來,都只是扶植陳煛這個傀儡,而沒有自己上臺,也並非沒有原因。
古時對這種事情的約束可謂相當森嚴,便是不知禮法的蒙古人,最多也只是來個“兄終弟及”,也就是哥哥死了,弟弟便替上。
早先宋太宗趙光義便是如此,趙匡胤死了,趙匡義作為弟弟,當上了皇帝,為避諱而改名趙光義,但趙匡胤死得蹊蹺,留下了“斧聲燭影”的千古謎案。
趙光義如何都堵不上百姓的嘴,只能與趙普等人,炮製了“金匱盟約”。
大意就是說趙匡胤有著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自己會突然死掉,就留了個盒子,盒子裡頭有他的遺囑,遺囑上說,如果他死了,就讓他的弟弟趙光義來繼位。
反正為了這個事情,趙光義也背了不少罵名,正如後世的明成祖朱棣。
此人也是雄才偉略,在軍事經濟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都有著過人之處,締造盛世也不在話下,可就是因為他是朱允炆的叔叔,以叔叔的身份奪了侄兒的皇位,才很多人罵了不知多少年。
大越雖然內亂頻繁,政權更替,但因為學習漢文化,必須受到禮法的約束,尤其是陳朝在大力推廣儒學,野心勃勃的陳守度也想依靠儒學來鞏固皇權,大力發展國內文化和經濟事業。
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他自己做出奪取侄兒皇位的事情,那麼最後那一點點遮羞布都沒有了,又有誰會響應他的號召?
陳守度是被氣得臉色鐵青,卻又不得不拉下臉來,阻攔了楊璟離開。
他越發覺得楊璟是個威脅,一直想要震懾楊璟,可一直又被楊璟反過來壓制,如何都翻不了身,長此下去又如何使得?
這說來也奇怪,楊璟沒來之前,倒從未發生過這些詭異古怪之事,楊璟一來之後,銅甲屍都出來了,往後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更加離譜的事情呢!
楊璟見陳守度服軟,也留了下來,不過卻朝陳守度說道:“本侯要給王爺檢查傷勢,為了避嫌,還是請相國一併進去吧。”
楊璟從來沒有將陳煛當成皇帝,雖然正式的國書還沒有抵達,但他們已經接受冊封,於情於理,楊璟叫陳煛一聲王爺,也算是不卑不亢。
陳守度見楊璟如此反過來嘲諷,也是怒火中燒,可表面上卻是言笑晏晏地答道。
“侯爺說笑了,適才是老夫太過唐突無禮,又豈會真的信不過侯爺…侯爺還是自行進去的好,老夫橫豎只是個外臣,只不過關心侄兒,這才進宮來做些事情罷了…”
楊璟聞言,也不再跟他羅嗦,與順天皇后等人一道,掀開帷帳,來到了陳煛的床邊。
陳煛仍舊縮在床上,見得楊璟到來,便如同見了救星一般,從床上爬下來,抓住楊璟的袍角便喊道:“侯爺你可要救我,那東西太可怕了!”
陳守度和阮文雄等人雖然沒有進去,但隔著帷幕還是能夠看清楚的,而且陳煛的話也聽得一清二楚,不免覺著顏面喪盡,心中也是懊悔,若非沒有辦法,也不會扶持這麼一個沒骨氣沒出息的窩囊廢來當這個皇帝了。
陳守度終究有些忍不住,走進來一把將陳煛給拎了起來,口中卻恭恭敬敬地說道。
“陛下且稍安,侯爺來了,自然把事情辦得一清二楚,陛下不必如此擔心…”
雖然嘴上這般說,但陳守度背對著楊璟,卻用眼睛怒瞪著陳煛,後者嚇得鼻涕都縮了回去。
陳守度早有所料,陳煛是個懦弱的性子,平日裡自己一個眼神,陳煛就提心吊膽,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自己鎮不住楊璟,難道還鎮不住一個陳煛?
見得陳煛老實下來,陳守度也安心了不少,他已經夠丟臉了,如果再這樣下去,還真不知道把楊璟抬高到何種地位了!
楊璟見得陳守度衝進來,也只是笑了一聲,朝陳守度道:“相國到底還是不放心啊,不如還是在旁邊看著吧。”
陳守度如今是放心楊璟了,卻又放心不過陳煛,生怕陳煛再做出什麼有辱國體的事情來,便訕訕地退到一旁,卻沒有出去的意思了。
楊璟也沒放在心上,與楊艾男一道,將陳煛安撫下來,而後開始檢視他身上的痕跡。
陳煛身上果然有些掌印,而且與其他人一般無二,都是中了屍毒,只不過程度較輕,想來用些糯米拔毒,很快就會好起來了。
“難道那東西果真還在宮裡?”楊璟見得楊艾男替陳煛拔毒,心裡頭卻不禁疑惑起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外頭的李林安滿臉驚喜地走進來稟報道。
“陛下,抓住那幕後主使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