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番若非楊璟說動了苗寨的鹿老爺子和龍鬚土司,又有西南方面的少數民族弟兄聯合作戰,他們還真不願聽從楊璟的徵召。
好在最終取得了大勝,並沒有太大的傷亡,他們還割了大量的級,眼下就等著楊璟兌現承諾了。
楊璟看著這些個將領們,自然也注意到了江滿漁等一眾頭人,見得他們有些不耐煩,便笑著朝他們說道。
“諸位叔伯稍安勿躁,你們的酬金,可還著落到這些安南人身上呢,哈哈哈!”
楊璟這麼一說,張長陵等人也是哭笑不得,心說咱們侯爺也是夠黑的,一開始就讓他們負責糧秣,人手一套藤甲不說,如今連蠻兵們的報酬,都要這些安南人來給付,實在是…實在是大快人心!
楊璟這邊越是輕鬆,城門後頭的氣氛便越是凝重,陳煛到底是個無所謂的性子,反正國政都由叔父陳守度一手把持,他也不能拿主意,此時才懶得理會這許多,便由著他們頭疼去了。
陳守度也是憋屈得緊,眸光掃視著那些個官員,可平日裡自詡足智多謀的官員們,卻沒有一個能夠拿出對策來的。
眼看著越僵持,情況也就越難看。
這種事情就是這樣,越是著急便越是想不出對策,越是束手無策就越是著急,很快就會陷入惡性迴圈之中。
陳守度的臉色陰晴不定,突然朝陳煛問道:“大王以為如何?”
陳煛不由心頭一緊,因為往往這個時候,就該是陳守度讓他背黑鍋的時候了!
陳煛一直心不在焉,也沒認真思考對策,哪裡能答得上來,此時只好含含糊糊地說道。
“這個…這個宋軍到底給吾之國民解了圍困,孤出門相迎也不算…也不算折了氣節…不過楊璟畢竟只是個侯爵,孤若親自出面,未免太給面子…”
陳煛唯唯諾諾慣了,朝臣們也沒指望他能夠給出什麼建設性的決定來,聽得這番言語,也是無奈苦笑著搖頭,眼眸之中既有可氣又有可憐。
陳守度卻是冷哼一聲,正要話,卻聽得陳煛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臣以為,我大越將士們拼死奮戰,打退了蒙古蠻子,大王該出城犒賞三軍,賜以御食,以振軍心,以慰民心!”
說話的明明是個女聲,卻又自稱臣,而非臣妾,放眼整個安南,如此特立獨行的,只有退位的李昭皇了!
她畢竟是李朝最後一位女王,雖然迫於陳守度的威脅而退位,但始終不肯稱為臣妾,不甘居於人下,更不願與其他嬪妃之類的那般,自稱妾身,是以一直用臣的自稱。
李昭皇此言一出,文武們不由精神大振!
是啊!
國主可以出城,但並不一定是為了迎接宋朝的侯爺,蒙古人是打退了,但若沒有大越的將士們死守,以及最後的果斷出城掩殺,他們也未必能夠取得這般的大勝!
所有人都被那條蛟龍給震住了,連陳守度也不例外,心裡底氣沒有了,先入為主,自然也就示弱了。
可李昭皇比陳煛更具王者風範,她又不需考慮這諸多政治上的得失,是以能夠跳脫出來,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法子自然也就不同了!
國主雖然出城,但並不是迎接宋朝的大臣,而是犒賞有功將士,宋朝的將士們也有功,那麼安南的國主也連你們一併犒賞!
犒賞可是以上御下的說法,彼時就該輪到宋人頭疼了,你若接受犒賞,便說明低人一等,若不接受犒賞,便視為放棄我朝國君的撫卹,到時候要提什麼刁鑽要求,自然也就免談了!
文武百官自是喜出望外,陳煛也是心頭大喜,但陳守度卻面色陰沉,沒有半點喜色!
若非顧慮到名聲,他早就想殺掉李昭皇了。
畢竟這個女人太有心計太有智慧,她在世一天,對陳朝便是巨大的威脅!
若她一直韜光養晦,陳守度也不至於如此忌憚,可偏生在這等關鍵時刻,她又挺身而出,必定會贏得不少朝臣的人望!
正如此時的情勢一般,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是她想出了好法子來,文武百官們自然要抬高她,認可她的能力!
陳守度雖然內心警惕,但也沒有愚蠢到這個時候就否決李昭皇的地步,他整理了心緒,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王后果真是智謀過人,既是如此,便全憑大王做主了。”
陳煛並未察覺到陳守度的不快,揮了揮手便朝下邊吩咐道:“快準備好御膳,孤要犒賞三軍!”
這是他少有能夠露臉的時刻,陳煛自然要好好出一出風頭,只是身後的李昭皇,卻是無奈地輕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