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璟沒想到這三個暗察子竟然知道行刺牟子才的背後真兇,若果真是事實,那麼就不用費力去審訊柳如月等三人了,因為這些死士都是硬骨頭,想要撬開他們的嘴巴,必須採用不太人道的手段,若非迫不得已,楊璟也不願意雙手沾染血腥。
然而這三個暗察子的遲疑和眼中的忌憚,連楊璟都能夠察覺出來,這也讓楊璟確認一件事情,或許這幕後主使,真如自己推測那般,來自於朝廷方面!
“大膽說出來,出了事自有我這個江陵府辦事頂著,與你們無干的。”楊璟既是鼓勵,也是不容拒絕的命令,三名暗察子終於咬了咬牙,為首一人朝楊璟答道。
“回大人,若果情報無誤,該是...是機速房的人...”
“機速房?”楊璟徹底懵了,接任皇城司江陵府辦事之後,楊璟對皇城司以及南宋的辦事衙門,也有了足夠的瞭解。
這機速房與皇城司一般,也是情報機構,但又與皇城司有所不同,如果說整個朝廷還有衙門不懼怕皇城司,那麼就只有機速房了。
皇城司是從北宋建立不久就開始設立的特殊禁軍,一直沿用到了南宋,彼時的任務已經從單純的護衛皇宮內禁,轉為了監察百官和刺探民情,無論是規模、任務還是性質,都已經很像後世明朝的錦衣衛。
皇城司是常設的衙門,但機速房卻不一樣,機速房本來只是情報管理機構,而且也並非一直存在,也就是說並非常設,而是根據當時形勢變化的需要,才設立的一個臨時機構。
從南宋高宗趙構的時代開始,機速房便進入朝堂的視野,最初的任務其實是為了解決求和派和主戰派以及一些權臣之間的對立關係。
簡單來說,機速房就是當國家發生緊急狀況,比如爆發戰爭,或者重大叛亂和變故之時,皇帝臨時設立的機構,當然了,到了南宋後期,機速房的最主要任務和許可權還是集中在戰爭方面。
對於形勢緊急的邊事,機速房擁有先行後奏的權柄,也就是所謂的便宜行事是也,其賞罰支用亦是如此。
說得通俗一些,機速房就是一群領著皇帝掏私人腰包發的工資,拿著皇帝的尚方寶劍,替皇帝執行最要緊任務的親信!
南宋機速房幾經廢立,長官無一不是皇帝最信得過的人,而且長官的任用不走正常的官場程式,緊急情況下能夠由皇帝本人隨意指定任命!
端平元年,金國最後的都城蔡州被攻陷,金國宣告滅亡,由於南宋聯合蒙古,雙方都出了力,對於一些仍舊沒有歸屬的地盤,雙方自然是要爭一爭的。
宋朝這邊便趁機出兵收復了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應天府,可惜最終還是被蒙古人打退了回來,這就是所謂的“端平入洛”了。
端平入洛徹底激怒了蒙古人,因為滅金才聯手的脆弱聯盟,很快就被打破,雙方很快進入了戰爭狀態。
如今端平入洛已經過去十幾年,蒙古人的鐵蹄也不斷南侵,而且南宋朝廷這邊節節敗退,所以理宗皇帝便設立了機速房。
但由此也可知,機速房充當著極其關鍵和重要的角色,擁有著最大限度的權柄和地位,可以說機速房肩負著家國存亡的重任。
可這樣的一個機構,為何會與刺殺牟子才這樣的朝廷官員扯上關係?
楊璟實在想不透,畢竟他對南宋歷史並不算太瞭解,甚至可以說沒有太多的瞭解,破案或許還算是一把好手,可對朝堂上的事情,他還有很多需要東西需要去學習。
所以當他聽到這個回答之時,當即便朝暗察子們確認道:“情報可靠嗎?”
暗察子不敢正面回答,畢竟已經牽扯到機速房,所以他們只能謹慎地答道:“大人...咱們皇城司對朝堂上的監察,比其他方面都要強...”
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潛臺詞其實已經算是預設了訊息的可靠性。
這就讓楊璟感到非常的不解了:“機速房為何要對牟知府動手?這實在有些說不通啊...”
楊璟心裡也在想,如果說機速房偏向於主和派,而牟子才是主戰派,因為擔心牟子才做出過激的言行,機速房說不定會打壓牟子才,但無論北宋還是南宋,對不殺士大夫的規矩都守得很好,沒道理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殺死牟子才,即便要殺死,也不可能是刺殺,最多尋個名目將他罷黜放逐罷了,反正官員們沒有一個屁股是乾淨的,真心想找由頭也很容易。
這樣的動機明顯不太可能,可楊璟也沒辦法想出更多的可能性,便將目光轉向了那三個暗察子。
只是暗察子們似乎對機速房非常的忌憚,便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楊璟發問,他們的回答也都如履薄冰。
不過縣官不如現管,見得楊璟那質疑的目光,暗察子只好繼續解釋道。
“因為機速房如今的長官乃是董宋臣...”
“董宋臣?他是什麼人?”楊璟仍舊一頭霧水,這三個暗察子吞吞吐吐已經消磨了楊璟不少的耐性,他的臉色也就變得難看起來。
暗察子們都是有眼力的,見得楊璟面色不好,不敢再猶猶豫豫,當即回答道。
“這董宋臣乃是官家身邊最為器重的大太監,牟知府乃是官家身邊的起居郎,二人都是最貼近官家的人,免不了有些摩擦...牟知府正是因為鬥不過董宋臣,才被下放到了地方...”
楊璟聞言,頓時陷入了沉思,但只是片刻便搖了搖頭,雖說歷朝歷代都禁止宦官干政,但宋朝是個奇葩的朝代,宦官非但能夠干政,還能出任各種官職,連領兵打仗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