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監造杜可豐也算是官場中人,又是前任知縣和知府請過來幫忙的,身份地位並不低,要找也應該找青樓的小姐,怎麼會找只賣身不賣藝的窯姐兒?
楊璟一時半會兒也想不通,許是這位監造大人口味特殊,這城門地處偏遠,又下著大雪,一時半會兒請不來青樓小姐,用窯姐兒解解近渴也不是沒可能。
“既然你認不得這三個窯姐兒,又為何認為她們就是夾牆裡的女屍?”楊璟拋開腦中雜念,直奔主題地問道。
王不留輕哼了一聲,而後壓低聲音道:“那三個窯姐兒在監造大人的營帳裡待了一宿,翌日才離開,當時大家夥兒正在吃早飯,很多人都看到馬車離開了…”
如此一說,楊璟就越發迷惑了,既然大家都看到馬車離開,那就有幾百個目擊人證,可以證明那三具女屍並非窯姐兒的了,為何王不留卻更加篤定?
王不留也不再賣關子,繼續解釋道:“馬車離開並不代表人就一定離開了,老朽別的本事沒有,這對招子還是夠亮夠毒的,那天夜裡下了大雪,路上都是積雪,那馬車的吃重卻並不深…”
“你是說車上沒人,監造只是在掩人耳目,那三名窯姐兒並未離開?!!!”
“正是如此!老朽當初擺攤算卦,整日看著車來車往,閒來無事就喜歡看車轍子,這些印子的大小和深淺,可是一門學文咧!”
楊璟聽完,心頭不禁大喜,一來是因為王不留若果句句屬實,那麼夾牆裡的三具女屍,應該就是那三名窯姐兒,只要找到監造杜可豐,或者當初的隨從,就能夠得知被害者身份,甚至於順藤摸瓜,逼出真兇來!
再者,王不留竟然研究車轍印子,這可是痕跡學的雛形,足以說明這貌不驚人的老頭,其實是個睿智而精明且閱歷豐富的老狐狸!
楊璟好歹是個刑案推吏,雖然有宋風雅當助手,又有唐沖和徐鳳武當保鏢,可許多事情都需要依賴王鬥和張證等縣衙的胥吏,並沒有自己的貼身幕僚。
若果能夠將王不留收入賬下,為己所用,對自己的工作卻是一個極大的補益!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眼下既然找到了新線索,楊璟自然不可能放過!
“先生可知這監造杜可豐如今在何處?”若能夠問出這杜可豐的行蹤,倒也省卻了公差們好大一番尋人的功夫。
王不留也沒有隱瞞,搜尋記憶之後,才慎重地開口道:“據說這位監造大人已經下放到江陵府,如今在府衙裡頭當差,至於他的隨從嘛…當時負責接待和保護這位杜大人的,乃是周家的首席護院以及周家的一些武師…”
“周家?”彭家和周家都是巴陵望族,由本地鄉紳出面接待監造,能夠讓巴陵知縣避嫌,也是情有可原,只是這件事與周家扯上關係,也讓楊璟心裡有些不安,因為周南楚與他水火不容,無疑加大了調查的難度。
王不留並沒有察覺到楊璟的異常,他湊近了一些,這才輕聲說道:“老朽是不認得那三個女人,但當初周家的長隨過來尋老朽做飯溫酒,老朽卻是認得的,早兩日周典史巡視大牢,那長隨就跟在周典史的身邊,老朽敢用這雙招子擔保,絕對錯不了!”
王不留這條情報不啻於旱地驚雷,完全出人意料,楊璟一直在尋找線索,沒想到這麼一個關鍵人物,竟然就正日伴隨周南楚左右!
楊璟當即讓獄卒把李沐找來,裝模作樣將王不留的銅錢,以及自己身上的一些會鈔都塞給了李沐,讓他疏通關係,把王不留這對老夫婦給放出去,實則暗中已經囑託李沐,讓他通知王鬥和宋風雅等人,務必控制住周南楚身邊那個長隨!
李沐得了楊璟這個刑案推吏的囑託,辦事效率很高,人手紛紛行動起來,而王不留夫婦已經登記在案,入獄前又照著老法子留下了指紋,周南楚的人正在逐一審問排查,一時半會兒也輪不到這對夫妻,楊璟便授意李沐,將王不留夫婦給放了出去。
為了不讓王不留懷疑,他還編造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只說他表哥李沐疏通了關係,又上報說王不留的妻子極有可能得了疫病,若不及時放出去,怕是整個大牢都要遭殃。
王不留自是感恩戴德,離了楊璟便帶著妻子離開了大牢。
楊璟一方面讓人監控周南楚那個長隨,另一方面已經通知楊知縣,讓蘇秀績查一查杜可豐的底細。
雖然楊璟還在牢裡頭當臥底探聽訊息,但他的人手已經全部出動,紛紛展開了行動。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宋風雅卻帶來了一個極具震撼力和顛覆性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