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傳教士
儘管蒸汽機但比較高大上、蘊含科技水平的產物。
但是以眼下的生產力水平來看,大明生產出來的蒸汽機能有三五匹馬左右的功效就已經頂天了。
當然,在理論上來講,他還有個永續性的優勢,畢竟機器是不會知道疲倦的。
不過以現在生產力水平來看,在長時間的執行下,這種優勢都不一定算。
既然從設計圖上看,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事實上做出來,又很差勁,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王徵這個從萬曆年間開始就搞科研的大佬,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他有點想念方以智,也有些想念畢懋康和宋應星。只是前者已經作古,除非自己下去尋他,後者更是比自己都忙碌的人,根本不可能抽出時間來指點自己的專案。
無奈之下他只能在皇帝離開之後,帶著兒子王永春在各個作坊之間不斷的巡視,檢查零件的公差。
王永春是個大孝子,也是個務實之人,但卻沒有父親他們這種科學家的天賦。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父親找不到原因而難受。
不過正所謂旁觀者清,像是他這種對於科學半吊子的人,對於現實情況反而有個清晰的認知。
蒸汽機這個東西太過於超前了。
即便是集合再多優秀的工匠,生產出來的機械也是有偏差的。沒有當著皇帝的面崩壞,已經是老天爺給面子,或者匠人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王永春突然想到了火炮。
那東西的要求可比蒸汽機嚴苛得多,否則很容易害死自己人。
要知道火炮廠的工匠出現一點問題,都可能導致戰場上的潰敗的。
據說炮廠有人改良了現有的機床,使之更加精密,這對製造蒸汽機的氣缸顯然也有好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能夠證明氣缸質量的確影響效率——這幾乎是一定的,那麼下一步工作與其說是改良蒸汽機,不如說是改良鏜床精密度。
“父親,咱們為何不聯絡炮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與鐵打交道的事,或許他們更在行。”王永春道。
王徵想了想:如果設計上沒有問題,那問題也的確只有從工藝上可以彌補了。他道:“炮廠比蒸汽機的保密級別更高,你先報給陛下,看能否去學習一番。”
王永春應承下來,心中卻在思索另一個問題:如果細微的偏差會導致明顯的差異,這其中有何規律可循呢?這似乎是數學裡的問題吧?
……
徐梁從食堂出來,只帶了幾個侍衛,領著皇后在清華園中散步。皇后蒙著面紗,本有些擔心被人視作異類,誰料明時北京已經有了風沙之患,許多人上街都會蒙紗,而這個時代的男子又有不少比女子更注重外貌,蒙紗之人自然不在少數。
徐梁走走逛逛,道:“只從林園來看,這裡卻比宮中好看太多了。”
皇宮之中為了安全考慮,不允許出現成片的高大喬木。但是人終究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對綠色森林的嚮往與生俱來,即便強行割裂也不可得。
“陛下若是歡喜,日後妾在鍾粹宮也種些植木。”皇后道:“在山東時,妾就與妹妹種過一顆小樹,如今也不知道長多大了。”
“你可別說出去,”徐梁笑道,“否則山東不知道得種多少棵‘皇后手植木’。”
皇后抿口笑了笑,又道:“陛下,為何京師大學堂中沒有女學生呢?”
這話卻問到了徐梁的痛處。他道:“別說大學,就連鄉學裡都鮮有女子。富貴人家不需要讓子女出來讀書,尋常人家的女子讀完蒙學,也就到了嫁人的年齡,很少會再進一步。”
這對全社會的人力資源得是多大的浪費啊!
徐梁覺得這才是今天最大的打擊。
皇后卻沒有意識到,又問道:“陛下,臣妾一直好奇,那些政務女官手下有男子麼?”
“自然是有的,而且為數不少。”徐梁頓了頓,又道:“女官惹人矚目,但朝中女性政務官不過千人,每年考取選用的人數也在逐年下降。在大明十餘萬官吏中只是一粟而已。”
“那些位在女官之下的男官,豈不是很彆扭?”皇后繼續好奇問道。
“他們得在彆扭和前途之間做個選擇。”徐梁揚了揚嘴角:“而且這彆扭也就是說說罷了。想當年武氏篡奪李唐國祚,天下人還侍奉女主呢,也沒見唐人統統隱居起來。官員們不是照樣拿著俸祿,用心良苦地讓女主高興麼。”
“前朝有婦寺之禍,怕是有人對中官牴觸。”皇后道。
“你這是在勸誡我麼?”徐梁突然笑了。
“臣妾不敢……”皇后心中暗道:我只是想找些話題嘛,怎麼什麼都不能說?還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