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薔薇是最早投靠聖人的一批人,典型的恃才傲物型的軍中大佬,除了高燕、徐敬業這種人物,他誰都瞧不上。
但是說人品,真的沒得挑。
王恬在心中忍不住又給白薔薇開脫了一番。
“王參謀!”一個比王恬還要年長几歲的列兵跑了上來:“我們師長請你去。”
王恬一回頭,很快認出了這個列兵,曾經見過一面,他是鐵拳師師長王闖的侍從兵。
關於他和王闖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傳說這個列兵因為在家習過武,到了軍中頗為囂張,甚至打了自己的百總,結果卻被王闖一隻手就打趴下了,從此緊跟王闖身側,據說還拜了師。
“我這就去。”王恬面帶微笑道。
列兵笑道:“王參謀,要我揹你不?山路不好走,小心崴了腳。”
王恬知道這列兵是在調侃他,懶得多說什麼,快步朝山下跑去。
王闖剛從北面回來,身上還帶著北方冰雪的味道,顯然沒有休息就趕來了營區。
“有不開眼的滿洲人跟女真人私鬥,統統抓去挖礦了。”王闖一看到王恬便跳過了寒暄的過程,直入主題道:“這片土地若是漢人少於三百萬,真是挺難守住的。”
“那就得移三個府過來,談何容易。”王恬介面道。
“只有慢慢來,慢得讓人心焦。”王闖與王恬只是一面之緣,卻是相見如故,對王恬的見識十分高看。他拉王恬到沙盤前,道:“小王幫我看看,我師駐紮在這兒,到底朝廷是什麼用意。”
王恬看了一眼旁邊的鐵拳師參謀,見他們也不以為怪,知道這是自己年齡上的優勢,只好硬著頭皮道:“無非就是打東瀛唄。”
王闖哈哈一笑:“繼續說。”
“還說什麼?”王恬佯作不知。
“打東瀛誰都看出來了,但咱聽說過你的攻打東瀛的計劃,那可不是三五年能開始的,總不成鐵拳師就這麼一直耗在這裡?”王闖道。
——唉,軍中也有大嘴巴啊!
王恬對白薔薇說過的攻日順序並非具體檔案,最多是一家之言,所以被人傳出去也不算洩密。不過王闖現在提起這事,顯然有些不平,因為在王恬之前的版本里可沒鐵拳師什麼事。
“也談不上耗。”王恬道:“將軍自然需要為作戰收集資訊,製作地圖和沙盤啊。”
“高麗方面軍不是在做了麼?”王闖不以為然道。
“高麗方面軍只做了東瀛的,沒做奴兒干的。”王恬道。
“奴兒干?打東瀛跟奴兒干有什麼關係?難道東瀛還能跨海打過來?”王闖驚訝道:“你不會被山風吹傻了吧?還是在敷衍我?”
王恬對這位大明最年輕的將軍並沒有敬畏之心,輕輕敲了敲沙盤的邊緣,道:“這裡有個大島。”
“對,苦兀衛,上頭還有一座永寧寺。”王闖道:“去年我帶兵上去過,現在那裡只有一些東瀛漁民。”
萬曆二十一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松前慶廣攻佔所有蝦夷族土地,其中包括阿伊努族控制的庫頁島部分,由此開始了東瀛人在庫頁島的歷史。
“我沒有去過,但看倭人自己繪製的地圖,這個島的南端幾乎與蝦夷地連在一起了。”王恬道。
“是隔海相望,並沒有連在一起。”王闖若有所思,轉向身後,道:“哎哎,全軍移駐苦兀島,渡海攻打蝦夷地,可行不?”
參謀長陳鶯知道這個“哎哎”是在叫他,識相地湊了過來,就著沙盤邊緣苦兀島的一個小尖尖,道:“從渡海而言,苦兀肯定比這裡登陸東瀛本島更輕鬆些,好歹海程近。不過全師要在苦兀島駐屯卻不容易。
“且不說這違背了兵部的軍令。只說後勤,苦兀島上就幾個漁村,戰士睡哪裡?吃什麼?”陳鶯作為鐵拳師的參謀長,對王闖的作風已經十分了解了。全軍都知道王闖的戰術眼光數一數二,破釜沉舟的鬥志也讓人欽佩……但如果一個將領只會破釜沉舟,終有一天會把自己沉了。
王闖沉默不語,讓陳鶯泛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連忙望向王恬,心中暗道:解鈴還須繫鈴人,你真讓人跑苦兀去的話,我肯定跟你沒完啊!
“將軍,下官的意思是派少量部隊先收復苦兀,設立軍堡,然後等待時機。”
王恬出聲解釋道:“一旦薩摩之戰開打,長崎一揆,幕府勢必集結大軍南下。此時將軍的偏師從苦兀攻打蝦夷地,主力在蝦夷地登陸,席捲全島,威逼南下,幕府大軍只能無功而返,進退失據。”
打到這個程度,德川家唯一能採取的辦法就是固守江戶,然後與大明和談,否則就得面對各藩國領主的倒幕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