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抄家之禍2
大明建興二年,三月。
本該春暖花開的江南,卻多了幾分春寒料峭。
徐梁的存在,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壓得所有權貴抬不起頭來。
君主重掌大權,對於權貴來說,那就是災難一般的存在,因為他會直白的撕掉權貴貼在身上的遮羞布,將他們的無恥與醜陋,直白的公佈於天下。
尤其是,如今印刷術的快速發展,在皇權的加持下,報業更是跑步前進。
幾乎便是一夜之間,在徐梁的命令下,那些不得不公佈財產的勳貴開始將他們的財產清單公之於眾。
徐梁不會無理取鬧到直接搶奪良善之家的財產,每一家權貴,都有相應的罪狀公佈,他們的財產則是他們的贖買金。
當然,徐梁比誰都清楚,人性的貪婪和卑劣。這些人不會真心實意的曝光自己的家產。
但徐梁依然讓他們這麼做,因為徐梁要讓某些人輸得心服口服。
這叫師出有名。
一個欺君罔上,便是滅門大罪。
這個時候,就要考驗一個家族的離職與否了,愚蠢者如靈璧侯,據說家裡落魄至極,連禮器都置辦不全,聰慧者也大有人在,被徐梁嚇破膽的撫寧侯,直接報上了一個五十萬兩的天文數字。
一時間,靈璧侯的勇敢與撫寧侯的怯弱,在南京城成為最熱烈的談資。
當然,這些驚弓之鳥,囚籠之鳥,也只配做老百姓的談資。
因為他們的存在根本影響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可笑可嘆這些人還妄圖跟皇帝掰掰手腕。
“錢財乃是我等立家根本,沒有錢財,要這爵位又有何用?”靈璧侯堅定的說道,“他虐待武勳,將來誰還肯跟他徐梁賣命?”
靈璧侯的話,一時間成為勳貴最強烈的壯膽藥。
倒不是說靈璧侯說得對,而是此時他們寧可相信謊言,也不願意相信徐梁會要他們命的大實話。
人在困境之中,總是抱有幾分僥倖,幾分困獸猶鬥的。
當年李自成兵困京師,徐梁血戰居庸關,數不盡的將士血染疆場,無數明智之士,勸說崇禎南遷,這位皇爺卻抱著幾分僥倖,最後吊死在煤山。
如今的金陵勳貴亦是如此。
無疑,這些人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期望徐梁饒他們一回,他們更希望,他們有機會直接翻盤。
可是大勢早已不在他們這裡,徐梁這座大山,壓制的豈止是文武百官,便是金陵一帶的中層軍官,更是一個敢動的都沒有。
當初軍中有見識,優秀之輩,早就進了帝國軍校培訓,成為徐梁手下最忠誠的爪牙。
剩下的酒囊飯袋,就算是依然在軍中,又有幾個敢對君主動心思?
誠如徐梁所言,錦衣衛派幾百人就解決了金陵大營,除此之外,你們這些勳貴還能靠什麼?
靠那些被你們逼的活不下去的家奴嗎?
如果這群人真的控制了皇帝,跟京師撕破臉,沒準那些心理念著皇明皇帝好的人呢,還有可能一咬牙跟著他們敢。
可是看看現在一個個軟的跟爬蝦一樣的勳貴,徐梁又佔據著金陵城,手下新一師直接開進,控制城內中樞,那些心念前朝的人,又如何敢輕舉妄動?
要知道徐梁本人,都是鐵桿的挺徐派,大家又跟著湊什麼熱鬧?
“這些勳貴的腦回路實在是太過於愚蠢,讓人無言語對。”徐梁在身邊的官員面前絲毫不加掩飾,“國家發展至今,這群人其實就是讓人討厭的米蟲,偏偏這群廢物,看不清楚形勢,屁股都是歪的,跟著一群江南集團的文官一起合起夥來,跟朕對著幹!剷除了文官,朕還擔心沒有人替國家處理政事,處理了他們,與國家可有半分壞處?”
早些年,勳貴之後,還出過不少人才,比如西南的沐英之後,再比如徐達的兒子徐輝祖,再比如朱能,這些優秀的勳二代,往往可以掛總兵印,拜大將軍,替皇帝南征北戰。
如今的勳貴呢?
他們大多數除了在撫寧侯一樣,在青樓狎妓之外,還能有什麼用處?
如果腦子靈透一點,站在皇帝身邊兒,為皇權搖旗吶喊,成為皇帝的手下人,再派幾個優秀的後生出來,只要表現優秀,徐梁也不會讓他們斷掉綿延的富貴。
可偏偏這群腦子不好使的,被文人三言兩語忽悠的便找不到北。
這群廢物,人家皇明三百年都未曾看得起你,遇到困難了,就是真的看得起你了?
將來不是那波文人掌權,只要你是廢物,依然被人看不起。
眼前這些中書舍人,都是出來拔萃的年輕人,有文有武,都是各行各業表現的極其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