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五章雄心不老李自成
當今天下,時局異常動盪。
南明,大順,大西,滿清四分天下,除卻南明之外,誰都沒有短時間內吞併其他人的能力。
然而南明卻因為徐梁主政平穩,並沒有表現出迅速吞併天下的意圖,而是蠶食和笑話內部。
其實,對於大明內部來說,他們戰鬥的慾望非常強烈的。越來越多的人讀書,不論是將士,還是百姓,都認為神京被佔據,乃是大明自立國以來最大之恥辱。
而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謀逆之賊,尚未剷除,其治下的臣民,也是苦不堪言。
就連沉穩如李邦華等臣子,也擔心徐梁在位,可以壓制國內的動盪的政治,一旦徐梁身死,那麼南明很可能自身迅速崩潰,陷入無盡的內鬥之中,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收復故土的能力,成為南宋一般的國家。
大家的日子都非常糟糕,滿清呢,雖然實現了數代人都想著入關的夢想,甚至神都都在他們手裡,但是經歷過幾次戰敗之後,他們雖然依然死守著神都,卻陷入了一個死衚衕。
如今雖然南明不再似大明強盛時期那般瘋狂的修建長城,但是他們連綿不斷的堡壘依然非常懾人。
水泥和石頭堆起來的城堡 ,上面佈置了數不清楚的弩箭和火炮,顯然大明跟滿清不是一路的,大明的精銳每日都在演戲,逼得城內的滿清根本不敢率全部精銳西征,否則明軍直接逼近北京,他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同樣的道理,滿清的部隊也不敢盡數南下,李自成肯定會趁機夾擊滿清,奪取山西,將蒙古隔絕在關外,甚至走老路,下三關,再次逼近北京。
滿清早就意識到他們已經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早期大家還想著可以迅速擊敗一方敵人,可是現實給了他們一巴掌。
等到石廷柱戰敗之後,很多精明的旗人看透了局面,根本不敢在京畿之地呆了,他們選擇將搶劫來的人口、財物運輸到關外去,以免到時候來不及運走。
甚至連氣勢洶洶的多爾袞,也開始缺乏自信心。
但是,他不想放棄今天的大好局面,依然咬牙死撐。
至於李自成,他是一個生機勃發的人。他從來不認輸。哪怕是站至一兵一卒,他也相信自己能夠站起來。
徐梁非常佩服李自成,他認為李自成應該算是個迷失的革命主義者。
就算是他迷失了方向,他也不會忘記骨子裡那股信念和堅持。
“朕還沒有輸!朕還會打回去的!北京是朕的!這天下是朕的!”
李自成,站在西安皇宮的鐘樓上,身邊站著劉宗敏和老神仙。因為與徐梁的原因,早就有新退休回家養牛的老神仙依然在苦苦支撐。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子,還能堅持幾天。
劉宗敏早就不復當初的傲氣,眼神裡透出了迷惘之色。他不知道,大順的前方在哪裡。之前是為了打天下,過上好日子。
可是他發現,到如今,有了天下,他並不快樂。
驕奢淫逸只能暫時麻痺自己,因為他們還要面對更加強大的對手。
巴哈納和石廷柱的全軍覆滅,讓滿清的攻擊速度非常遲緩。李自成得意開動他的戰爭機器,與滿清竭力對抗。
陳永福接受了徐梁的建議,帶著百姓逃脫道了真定府一帶,接受朝廷的安置。這導致滿清進入太原的時候,到手的是一座空城。
不得不說,這天下是有很多聰明人的。陳有福看出,天下大勢終究要重新迴歸到大明手裡,這個時候雪中送炭,比之後投降要有意義的多。
這導致了李自成沒有得到兵員補充。
而滿清也沒有機會得到更多的包衣。
沒有包衣,就沒有炮火,這導致滿清配合吳三桂損失慘重的兵力,根本不足以繼續侵佔山西西部,更別說度過大河。
得知徐梁接受了太原的軍民,滿清命姜鑲追擊這匹百姓,卻被明軍大軍伏擊,損失慘重,被迫退回太原修整。
“徐梁那小子又打了勝仗了,滿清的石廷柱軍被全殲。他能行,朕為何不行?”李自成忽然感覺西北的風吹過來的時候,自己感覺到了冷。
如果再不撐著打幾年,自己或許就打不動了。
深吸一口,李自成異常認真的說道:“額堅信,哦們能打過韃子,之前他們只是佔了偷襲的光。都是兩條腿的人,憑什麼打不過?”
田建秀聽劉宗敏等人提起過北京的戰事,擔憂道:“陛下,咱們的兵馬跟韃子比起來,還是有劣勢的。尤其是騎兵的補充,是需要時間的。我們眼下最理智的選擇,應該是據河固守,鞏固河南、佔據湖廣,徐徐圖之才是上策。”
“陛下,徐梁一戰滅了左良玉,如今武昌空著,湖廣只是名義歸明朝所有,只要我們奪過來,我們就有充足的軍糧了。”田建秀儒雅道。
小冰河期給明朝帶來非常沉重的影響,尤其是陝西一帶,顆粒無收是常態。老百姓吃樹皮,吃野草,最後逼著吃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明朝政治清明的時候,西北發生災害的時候,可以調動全國的糧食進行賑災。可是一旦王朝腐敗,國力衰退,西北就沒有辦法堅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