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些東林黨人自以為自己站在多諸的一方,實際上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自私和愚昧,早就站在了人民對立面。
徐梁往日裡的嚴軍強軍政策,以及朱慈烺的多向愛民政策早就深入了民心。
大將軍是天下最勇武的大將軍,我們的陛下更是這個天下最英明的君主,一切反對他們的人,都是亂臣賊子。
隊伍遵循著鼓點,追尋著飄揚的軍旗,依然穩穩當當的前行,只是將士們的眼圈微紅,腰桿兒挺直。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東林黨陰謀叛變,大將軍身受重傷,生死不知。
黃韜將軍身死。
白豆腐將軍身死。
邵一峰統領身死。小硯臺、虎頭親衛皆戰死。
無數的英烈死在了大明強盛的路上,將士們心懷悲慼。
正所謂,哀兵必勝。
這已經是一支踏上勝利路途的鐵血雄師了。
大軍前方,身著鎧甲,滿面沉重之色大眼兒早就收起了昔日裡的玩世不恭,臉色像是一塊仍在鐵爐裡鍛造了無數次的鑌鐵,唯獨看著大道兩旁歡呼的百姓的時候,內心才會湧起那麼一絲暖意。
………
東林黨人奪取權利最強勁的駐守,潞王和福王忽然停駐了腳步,連忙召集內閣和導向了他們的尚書們商議。
他們還沒有坐上皇位,一切都是井中月,水中花,虛無縹緲的很。
他們不僅擔心叛變的最後失敗,還擔心左良玉等人的安置問題。
這倒不是這些藩王膽小怕事,實在是這些藩王太不控制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為了權力奔走,最後如果權力反而落在了這些藩鎮手裡,豈不是白忙活了一場?
可惜東林黨人和兩位藩王的看法完全不一樣。
高宏圖堅決反對讓左良玉的部下退出戰場的看法,一來左良玉的兵馬已經進入京師,不讓他們搶劫一番,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二來,不論是最後潞王還是福王登基稱帝,都需要一支強悍的力量來使得地方臣服。
要知道徐梁在地方還有部下,如果小皇帝被廢,他們勢必會造反。
那個時候,就需要有人去彈壓了。
說道這裡,高宏圖的話鋒一轉,卻又說道了內閣的權利問題,話裡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兩個誰當皇帝,我們內閣根本不干涉,但是有一條你們誰都不能碰,就是以後的權柄必須掌握在內閣手裡。
高宏圖的話無疑讓兩位藩王內心很受傷,但是卻有無可奈何,因為一旦他們走上了這條路,就再也沒有後退的機會了。
天已經快到正午,徐梁的帥帳周圍圍攏著無數的將士,所有想要進入的官員,都被攔在外面。
這些官員索性就跪在地上,等待著徐梁勤王救駕。
嘴裡喊著一大堆懇請徐梁忠於君王的話。
大家心裡都擔心,徐梁真的受傷,無法主持大局,所以他們都想見見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