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決斷
唐王因為朱慈烺與自己失去了帝王。
東林黨因為朱慈烺與自己失去了權利。
所以他們會自然而然的選擇聯合。
朱慈烺之所以選擇權利,選擇打壓地方的豪強,是因為他需要這樣做,是因為他需要國家的強大,來抵抗外敵。
如今的大明看似佔據了神州大地接近二分之一的國土,但是國家的力量卻格外的虛弱,因為地方豪強根本不受朝廷管控,他們蓄養私奴,他們不向朝廷納稅,甚至將糧食和武器賣到北方的滿清那裡去。
想要國家重新走向富強,就必須打壓豪強。
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只要想讓大明重新強盛,這一條路就必須走。
至於徐梁自己的利益。
消滅東林黨之後的處境。
功高震主的可能性。
飛鳥盡,良弓藏的可能性。
說實話,徐梁根本不在乎。
能否重新讓大明走向強盛,能否真的收復神州大地,這些還是未知數,自己根本還沒有到功高震主的時候。
至於輸?
徐梁也不是很在意,如果真的輸了,那又如何?當初自己又不是沒有帶著皇帝打過遊擊。當初山東那麼複雜的形勢,自己都能帶著陛下打出個山東來,在這軟軟的江南,自己又怕什麼?
倒不如說,自己跟皇帝從山東南下的那一刻開始,徐梁就跟滿朝的東林黨已經站在了對立面上,雙方絕對沒有握手言和的可能性。
當初徐梁不殺東林黨,是因為自己需要東林黨幫忙穩住朝局。
而東林黨之所以不對徐梁動手,那是因為他們需要徐梁幫他們震懾地方的藩鎮。
但是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文人沒有一刻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而徐梁和朱慈烺如果想要進一步,就更需要掌控整個朝局。
所以對於未來的道路,徐梁和朱慈烺心裡都非常清楚。
絕對不會有其他的想法,因為朱慈烺和徐梁沒有其他的選擇。
“自從臣將陛下從京師解救出來的那一刻開始,臣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生死,臣能有有今日,全都是先皇和陛下的恩賜,陛下信任臣,願意此時與臣共渡難關,那是臣天大的榮耀,臣願意為陛下鞍前馬後。”
其實,走到今天,崇禎與朱慈烺對徐梁的支援都非常大的,大到大明自建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徐梁這般的權臣。
後來不論是在山東,還是在南京,徐梁都屢屢被人彈劾,但是這位年輕的帝王,都將奏摺壓下去,到如今更是要與那些臣子決裂,這對於這位年輕的君王來說,不得不說是需要天大的勇氣的。
從這一點來說,徐梁認為朱慈烺雖然年輕,但是不得不說,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君王,或者說,我們的皇帝陛下已經開始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