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之鼎,凝聚氣運而成就,社稷之重器。
秦王已得江南一鼎,太古赤龍;西域一鼎,九色神鹿;西南一鼎,食鐵異獸,以及草原半鼎,雖然鑄造成鼎,但是彼時七王所據之疆域,人心,尚不能夠真正鑄造一鼎。
只是勉勉強強,藉助太古赤龍和草原神鷹之間,祥瑞和祥瑞的,親切友好的交談之後,草原神鷹主動願意配合,完成鑄造。
未有什麼特殊能力。
只是能夠藉助這金鐵和神獸祥瑞,將疆域氣運固定下來。
如今佔據陳國之全境,又得到了草原突厥一半疆域,再行鑄鼎之事,約莫可以鑄造出二鼎以上之氣運,彼時天下氣運,若是九分,那麼李觀一就佔據九分之五以上,九分之六不足。
以九五之位,對應國之一國。
不日決戰便是。
平陳國,滅突厥,誅陳皇,這一系列行為下來,氣運洶湧匯聚於一人之身,
九州鼎之中氣運早已經滿盈,洶湧震盪,猶如山河天地壯闊。
武道宗師就要開始踐行自己的道路,錘鍊元神身軀。
唯獨真正走出前所未有之路,才有可能踏破關隘,超越自己的極致,成就武道傳說的境界。
李觀一所行者,九州一統,四海一國。
他本身踐行自己的道路,又屢經悍戰,距離武道傳說的境界,就只剩下那半步之遙,然世上最難,就是這九十九步之後的最後一步。
即便李觀一自己氣焰洶湧,想要頓悟踏出這一步,也是極難,到了這個時候,就已經不再是苦修可以突破的了,唯有那【一線契機】。
若契機來,機會出現,或許一個呼吸之內,就可突破。
若是氣契機不來,則或許一申子枯坐,毫無寸進。
李觀一此刻的狀態,就猶如那在慕容家中枯坐十餘年,閉死關時候的慕容龍圖,亦或者馳騁亂世,未曾踏出那最後決意的狼王陳輔弼,亦或者說突蕨大汗王。
慕容龍圖和狼王走出那一步,故而成就傳說。
大汗王未曾踏出一步,終死,仍舊只是差了那半步。
在李觀一成就宗師的時候,他就不再依仗著九鼎。
當他稱王的時候,反倒是反過來去淬鍊了九州鼎,給予了九州鼎新的可能,
武道傳說的關隘難尋,或鑄九鼎之時剎那共鳴,氣運洶湧,可成為他的那一縷契機。
藉此契機,踏破關隘,成就武道傳說。
應國目前的底蘊強過天策府。
唯獨李觀一這個主將,自身的武功實力再破關隘,成就武道傳說,雙方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地,站在同一個水平線去廝殺,去拼出個浩蕩天下。
九鼎鑄造,從不是一而就。
總也需要頗多時間。
要蒐集陳國金鐵,草原各部金鐵。
好在此刻的秦王陛下雖然在君王裡面的貧苦程度算是排得上號的,但是手底下兄弟夠多,這些事情做起來,並不如何費力,只是終究是個耗時的事情。
草原上的事情,託付給了党項國前世子昊元夏,以及七王阿史那。
陳國這邊,李觀一便是親自去找。
為此,秦王一封旨意,將天策府麒麟軍元老,斥候軍前將軍,南宮無夢喚來了,這個行為,這讓本來得意洋洋,打算一展身手的玄龜法相陷入了沉默之中。
玄龜法相瞪大了綠豆大小的眼睛。
看著那磨磨蹭蹭過來的南宮無夢,後者一身六重天武功,模樣亦如當年,背後的超複合招財法相,在原本的那幾個的基礎上,不知道哪兒找來了個金龍,還多個金錢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