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皇麼……
姬衍中在聽到姬子昌的話語之時,心中有一種恍然如夢般的感覺,猶如往日一場大夢甦醒,他本來以為,自己對這種事情的發生會充斥著一種悲痛感。
但是事實上,姬衍中的感覺比起他預料中的鎮定太多。
甚至於有一種,果然如此。
有一種隱隱預料到的事情終於到來,終於發生了的感覺。
赤帝一脈的沒落,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除去了不願意接受現實的腐朽之輩,還對這世道抱有幻想,還期待著秦王功名震動四方的時候,還要臣服於他們之下外,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只是不曾開口去說罷了。
姬衍中嘆了口氣,道:“秦王陛下的功名,疆域,威勢,都足以稱皇,但是稱皇之名是否是他願意的呢?陛下,若是要稱皇,以他的功業,早在封王的那一次就足以稱皇了。”
“雖然說如今給秦王陛下再度上尊號,也不會引來四方的覬覦和不滿,但是同樣,以秦王陛下如今掃蕩四方的威名壯闊,也無需要我等的上尊號尊名來為其揚威了。”
“秦王陛下,如今哪怕自稱是一小卒。”
“也不會有人對其的名望和氣度有絲毫的小覷,而在中州的列位王侯,即便是外出自稱自己有可以比擬秦王的封號,也不會有人以對待秦王的態度對待他們,相反,還會大笑之。”
“彼時不曾稱皇,以秦王陛下的秉性,此刻未必會稱皇。”
“不若寫信一問。”
“看看秦王陛下這個時候的想法和戰略,是否需要陛下的幫助……”
姬衍中思考之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作為中州赤帝一系,要為封臣加封,卻用的是【上尊號】的說法,而為其加皇者之名,以姬衍中的地位和資歷,竟也要建議赤帝寫信相詢問。
姬子昌微怔,看著眼前這位素來以寬厚長者,以及‘傳其武功者必反’的名聲為人所知的姬衍中,笑嘆道:
“卿卻不似往日那麼死板。”
姬衍中只是回答道:“秦王陛下聲威震動於當代,赤帝朝八百年國祚,終是勉力支撐,如今陛下又能為之奈何呢?”
姬子昌已經在為【禪讓】造勢。
原本還在考慮要如何為李觀一鋪墊出洶湧大勢,但是還不等他做出什麼反應來,李觀一就直接帶兵殺到了陳國的邊關之下,狠狠地在這天下來了一次大的。
李觀一的名聲此刻喧囂直上,大有成為當代第一人的氣勢。
年輕有為,又有頂尖的兵鋒和武力。
猶如赤帝和霸主的結合體。
姬子昌寫信給李觀一,恭賀他的戰績,又提起了上尊號為皇的事情,但是李觀一思考之後,也和文清羽先生商量之後,終是寫信,暫且回絕。
他已經不再需要【皇】這樣的名號,來證明自己了。
而在這個時候,他也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最後不必去折損自己的名望,來襯托揹負著李觀一往上走去。
其次,軍中大勢洶湧,破陳都城之後,還有硬仗要繼續打,此刻封皇,卻也難免令軍中的氣氛稍有浮躁,功業未成,如何能得此尊名。
姬子昌收到回信之後,也只好嘆息一聲,回信時寫道:
“天下如此之大,你也要加把勁兒才行。”
“快點結束這般亂世,趁著我和你嫂子還年輕,我們兩個還能夠有精力外出遊覽這天下,若是你打完這天下,我都已經成五六十歲的老頭子了,就算是能出去走,能走幾年?”
“快些履行你的大願罷。”
“到時候把孩兒就扔給你照顧了。”
李觀一看到回信上面,還有一個小小的手掌印,咧了咧嘴。
沒見過哪個天下正統的皇帝,給文人墨客暗搓搓說的大權臣寫信,是在發牢騷說孩子難帶,是在發牢騷說你怎麼推進天下的速度如此之慢,還不快點把這天下統一,我好甩鍋交班。
“沒見過這種大皇帝的。”
李觀一雖然這樣咕噥著,卻也還是把這信箋收起來。
折迭好珍藏著,打算之後,過去十年二十年的時候,給那小丫頭看看,看她親生父親當初是如何想要把她甩開,自己和妻子兩個人出去過二人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