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打算用文鶴這樣的謀臣沒有問題。”
“然而天下的正道,皆是一陰一陽,以正合,以奇勝,江南之地,尚且未曾有新的律例是吧?”
破軍笑了笑,道:“我這裡為主公留下了一個人。”
“霄志,學宮之人,法家儒家弟子雙修。”
“為人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我將此人叩住,就等待主公你來,可以先遣其歸於江南,先定下律例,江南世家這些年來越發驕橫起來了。”
“自以為江南十八州能存續下來都是他們的功勞,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對這樣的人,就得要狠狠收拾,世家這種人,一直對他們好的話不行。”
“因為你一直對他好,後面變得稍微差一點,就會被認為怠慢,還是律法狠狠得收拾比較好。”
第二日,那位霄志就來了,然後和李觀一一番商談,發現了李觀一的小本本,見到上面記錄之事,又聽說那個趙大官人已給收拾了。
於是見到李觀一的本子上趙佼的名字已被硃筆勾掉了。
於是霄志覺得,這是個和自己一樣記仇的人。
加上破軍一激,元執也在,李觀一直接用人不疑,把江南一地律例的事情全部交給了霄志。
霄志緘默,這也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揚了揚眉,調侃笑問:“全部交給我?不去交給那些老一輩?竟然如此相信我……”
“不知道要如何做?”
李觀一想了想,道:
“律法嚴明,不苛責百姓,不寬待世家。”
霄志咧了咧嘴:“主公,受到過世家的氣吧?”
“主公放心。”
霄志點頭,眯了眯一雙如同刀鋒般的眼睛,笑得開心無害。
然後轉頭把江南世家的名字記錄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李觀一有的他轉移謄抄記錄下來。
李觀一沒有寫的,他多增加。
一州之地的律例主持重訂,對於任何一個法家天才都是一件值得期許的事情,尤其是還是個年輕人。
一出世就要主持一地的律例。
而不用在那幫老學究屁股後面吃灰,霄志心中痛快!
於是拍馬而去江南了。
走之前似是想到了什麼,道:“主公去學宮的話,記住,一定把一個叫做文鶴的傢伙綁回來。”
“此人不在我方陣營,我睡覺會不安生。”
“另外,他坑過我。”
“請主公告訴他,是霄志讓您捆他的。”
“嗯?為何我願意幫助您?”
霄志笑著回答:“我和元執交好,你對元執如此,我有恩報恩,自該幫你;況且,當初的太平公也有大名,我的父輩受到過幫助。”
“主公,他日江南再見了。”
於是霄志入江南,又一位學宮大才,法家天驕。
拎著李觀一小本本的加強版本,出現在了世家面前。
而李觀一則被應國官僚日日招待,就是堵著他不肯讓他前行,李觀一也不知道他們的目的,但是卻絲毫沒有焦躁,日日飲酒不休。
終於,劍狂回來了。
身上配劍,只剩下五十七柄。
當年自他派掠奪而來之劍。
已然,盡數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