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穿青衫的青年訝異:「奇哉怪哉,今日不是要選擇王通夫子的關門弟子麼?本來應該是極慎重的事情,這第二重的試煉,為何會如此地粗糙?倒像是隨意糊弄似的。」
仁義是儒門的基礎。
諸多世家子早有淮備,一一起身,論述自身的領悟,旁徵博引,文采華麗,引得旁人稱讚,李觀一聽得昏昏欲睡,青銅鼎自今天走入這文會,就持續性散發出一股股熱流,讓李觀一身軀緊繃他內觀內氣,但是青銅鼎沒有變化。
只是給他一種,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的感覺,就在此刻,杜克明看到了那邊閉目盤坐的少年人,
在聽聞那兩句話之後,其餘人入不得他的眼睛,直接乾脆道:「李觀一,你覺得如何?「
李觀一睜開眼睛。
看到那眉目鋒銳的少年。
他感受到了周圍人的目光,他覺得自己明明已經交了白卷,擺明了不能上榜的,得不到那比通關文還要有用的偌大文名,所以不知道杜克明為什麼要詢問自己。
既已經輸了,索性不必在意。
或許是薛神將的躁。
李觀一心如死水一樣。
哪怕是此刻,這一個個看著就知道身居高位,出身富貴的人看著自己,他的心境都沒有絲毫的連漪,抬眸平和道:「仁?"
李觀一坐在那裡,他本來是可以用之前聽過的答案回答的。
可此刻的他卻對這個字有自己的理解,道:
「武,就是仁!」
一片譁然,連撫琴的聲音都中斷了。
那些士子們輕聲閒談,不知是誰說了一句粗鄙武夫,終於還是世家子弟,素來無法無天地慣了的,於是都鬨笑起來,壓都壓不住,有人笑著斥責道:「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愛人,好施,才是仁。「
「以武殺人,算是什麼仁?終究是個粗鄙武夫!"
「哈哈哈,是啊,薛老,您是被騙了嗎?「
那少年人反而是從容不迫,安然坐在那裡。
一聲脆響!
把聲音都壓下來了。
薛霜濤手裡的玉鐲砸在了大鼎上,破碎的聲音一下讓周圍的環境安靜下來,看著那一枚玉鐲碎裂,死寂之後,就是尷尬,少女站在那裡,眸子眼角微微揚起來了,杏瞳掃過了周圍,微微笑起來,溫軟行禮,道:
『不好意思,玉鐲不小心掉了。「
『打擾周圍,霜濤為諸位撫琴以賠罪。「
她抱著琴走過去的時候,黑髮落下,隔著琴衝少年眨了眨眼,輕聲道:「送你了。「
送你揚名的機會。
周圍重新安靜下來。
杜克明看著李觀一:「何以解?「
那把刀放在膝上的少年回答道「約束自己,好施,不過只是滿足自己標榜【仁】的自我滿足罷了但是,施捨了東西得到心中滿足的君子回去標榜自己的仁德,可是受苦受難的人還是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
慢慢的沒有人能說什麼。
少年按著刀。
眉宇凌厲地揚起,他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裝著的人,可是此刻卻是自心中坦然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掃平天下,四海歸一。「
「所以百姓不必受戰亂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