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接下來兩天,香江銷量最高的幾份報紙,就刊登了《神打》的廣告。
【葉勁力作,不容錯過!】、【嘉和鉅獻,誠意之作!】、【香江功夫小子攜手臺灣玉女明星誠意鉅獻!】、【搞笑佳作,闔府統請!】……
除此之外,香江主要的碼頭、車站都張貼上《神打》的海報,讓來來往往的人都可以看到它的廣告。
甚至嘉和還準備了一輛彩車,準備等《神打》票房過三百萬港幣後,就讓葉勁、林清霞坐著彩車在油尖旺好好地逛一遭。
在這樣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神打》這部戲自然變得街知巷聞。很多人就算不看電影,因為常看到這些廣告,都會忍不住想去看了。
而這就是廣告的魅力。它時刻刺激著觀眾的慾望,讓人撓心撓肺心癢難止,直到買了才會恢復平靜。
……
相比於嘉和的大肆宣傳,蕭氏的《聲色犬馬》卻有點尷尬。
因為這是一部風月片,不太適合大肆宣揚。如果把海報貼到車站、碼頭,那就屬於是散播淫穢物品。
這類電影也不適合到電視臺、電臺打廣告。畢竟電臺、電視臺的聽眾、觀眾不少都是小孩子。在節目中宣傳風月片,也的確是非常不合適的。
當年佳藝電視臺創立之初,為了吸引觀眾,於是在深夜檔播出成人談話節目《哈羅夜歸人》,邀請當時有名的艶星陳維鶯等主持,談論聲色犬馬,床笫之事。結果剛播了五期,就因為投訴太多,被迫關停。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還是比較保守的。
當然,《聲色犬馬》也不是完全沒有宣傳,報紙方面的宣傳還是可以有的。
香江的報紙幾乎都有風月版,即使是《東方日報》這樣日銷量在二十萬份以上,在全港都擁有極大影響力的報紙,也一樣有風月版。刊登暴露的性感照片、露骨的艶情小說、各地的尋歡指南等等。
刊登《聲色犬馬》的廣告,對它們而言,自然不是什麼問題,給錢就照辦。
不過相比嘉和一擲三十萬港幣的豪氣宣傳,蕭氏只是在報紙上登了兩天廣告。目測全部花費不超五萬元港幣,十分符合蕭氏一貫摳唆的秉性。
……
也因此,八月十九號,《神打》、《聲色犬馬》一上映,票房成績立刻就看出差距。
《神打》首日票房就拿到了三十六萬港幣,比《醉拳》上映時的票房還要高出一截兒。
相比起來,《聲色犬馬》首日票房只有二十萬港幣。雖然也不算少,相比《神打》也差了一大截兒。
更何況,人人都清楚,像這類風月片,票房通常開始就是巔峰。開始幾天的票房都是靠那些飢渴的鹹溼佬撐起來的,所以票房表現不錯。但之後幾天,票房就會急劇下跌。
之前的電影像《鳳流韻事》、《金瓶雙豔》、《一樂也》、《北地胭脂》等等,票房表現皆是如此。
這類電影劍走偏鋒,以【色相】為賣點,吸引男性觀眾。但同時也將絕大部分的女性觀眾、情侶等排斥在外。
所以論票房基礎,要比雅俗共賞,闔府統請的諧趣功夫片薄得多,票房潛力相對有限。
果然接下來,《神打》票房繼續堅挺,單日票房都維持在三十萬港幣以上,第三天就已經拿下了百萬港幣票房,比《醉拳》票房破百萬港幣的時間還短一天。
而《聲色犬馬》到第六天才破百萬港幣票房,差了一半時間。
……
《神打》這部電影上映的同時,葉勁也將臺灣廣告商的六則廣告拍完,六百萬港幣順利落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