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政和少壯派商議改革的時候,華夏帝國這邊也已經完成了對宋王資產的交割確認,而且一切合約全都是在大秦律的範圍內,找的大秦的官府作保。
地方官府剛做這樣的保肯定是得到了上面的統一的,所以華夏帝國這次行動可謂是圓滿完成,而等華夏帝國再次派人去秦國帝都,去查那皇室商會賬目的時候,秦政變法改革的訊息也開始從皇宮中傳出來。
等一切成塵埃落定之後,商未央聽到秦國的變法改革內容後又一種日了狗了的感覺。
“媽的,這個曹梵是什麼來路。”在常委會議上面,商未央對弈秦國變法氣的直接爆了粗口,他甚至懷疑曹梵也是穿越了的。
“報告,曹梵,秦國帝都曲江人士,是秦政沒登基前的府中謀士。
當初秦政和秦羽來我華夏投資的時候此人便作為幕僚給過意見,秦政那建設農業機械的提議便是她提出來的,甚至還當了在我秦政工廠五年多得廠長。
並且在這五年多的時間內,參加了我華夏帝國的夜校學習,甚至還自考上了師範學院,不過隨著秦政登基,曹梵也隨著秦政撤資結束了學業回到了秦國。”
聽了廉闖的話,商未央這才知道這個曹梵也算是個人才了,能夠在那麼早的時候變認識到華夏帝國知識的重要性,而且選擇的不是最強科研實力的真理學院,而是師範大學可以最大限度的應用所學知識。
“可惜了!”對於這樣一個人才,居然不是在華夏帝國,商未央有些鬱悶,不過想想華夏帝國現在人才的數量是其他三大帝國加起來還要多幾十倍,心理便平衡了下來。
而張晨則是會錯了意直接問道:“是不是要解決到他?”
這把商未央嚇了一跳趕緊解釋:“不用不用,我們的暗殺特種部隊出手要有相應的利益,沒有利益純屬浪費資源。
咱們現在應該想的是如何從秦國的改革中獲利,雖然表面上秦國變法改革對咱們不利,可是,咱們也不能就這麼被動,要化不利為有利。諸位誰有什麼好建議?”
“落後,汙染產能可以試一試轉移,畢竟像是蒸汽機和早期的鍊鋼,造紙等產業完全已經對我們沒用了,這樣我們不僅能賺回來點錢,還沒什麼損失,至於民營企業只能是進行宣傳了,除非立法禁止資本外流。”
張志平身為華夏帝國的國務院總理立刻便想到了淘汰落後產能這一條路,不過對於民營商會他目前還沒有什麼好辦法。
“民營企業絕對不能立法限制資本外流,法乃國之重器不可以輕易改變。”
商未央一句話便把立法限制資本外流這條路堵住了,因為這看起來是好方法,可是在未來這是純屬自己給自己挖坑。
“我覺得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吧,畢竟秦國現在即使是改革,可是畢竟沒有基礎設施。
我們華夏帝國不敢說全國通電,可是最遠的邊境城市卻實實在在的已經通電,只有一些山區和荒野農場沒通電而已。
而秦國目前還只是首付西京有通電,而且一到晚上除了皇宮還要斷電。
這樣的環境即使是小作坊級別的工廠現在已經是使用電動機,秦國的環境實在是不適合投資發展,即使有人投資也都是蒸汽機生產的一些落後產品。
所以我覺得還是不用太過於擔心資本外流的問題。”
說這話的是張龍,此時身為基建部部長的他對於基礎設施建設對工業有多大的影響是在場最有權威的發言。
商未央聽了張龍的發言後開始思考了起來,說實話張龍的話說的有些道理可是商未央想不明白到底是哪裡有問題,或者說缺少一個完整的理論支援。
於是商未央開始思考前世天朝是如何做到防止資本外流的。
突然之間一個詞出現在商未央的腦海之中,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