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野南潯滿心疑惑。
“朱全忠怎麼會認識師父?”嵇昀答道:“你還記得,我說逃出長安時,曾和薛大哥挾持過一個偽齊大員。”野南潯恍然大悟:“原來是他......”頓了頓又道:“那就更奇怪了,你們挾持了他,他不忌恨,反倒很熱情的樣子......”
“朱全忠為人城府太深,他大肆網羅各路好手,果真痛改前非則罷,倘若持心不正,將來保不齊要惹出大亂來。”嵇昀說罷,馬後一鞭,加緊馳行。
......
待我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正是七月之秋。
大唐宮殿巍峨,金磚碧瓦籠罩下,一派歌舞祥和,彷彿黃巢之亂自來不曾有過的樣子。
僖宗皇帝高坐,聖駕前擺放著烏木龍案,上面珍饈玉盤疊疊重重,杯盞碧翠,雨露甘醇。若非清思殿毀於戰火,尚未修繕復原,想必鍾情於馬上擊球的僖宗斷不會安坐在丹鳳樓前,與眾將、百官同享歌舞聲樂。
殿前依著功勞大小,分別坐著李克用、王重榮、朱全忠、拓跋思恭,楊復光偶感風疾,未能出席慶功宴會。僖宗效太宗做法,賜拓跋思恭李姓,故改名李思恭。席間歌舞歡快,幾輪御酒對飲下來,眾將再無矜持,暢懷豪坐、交頭接耳。
忽然,樂音驟停,引得眾人左右顧看,旋即鼓點輕敲,殿外徐徐引來一位曼妙的舞伎,身傳一襲羽衣,乃是百鳥羽毛彙編而成,五彩細薄,猶如霓虹。宴會主持諸葛爽尋機向眾人講道:“此《霓裳羽衣舞》,舞者乃是黃寇罪姬——江氏。”
言畢,玉笛聲起,商調動情,霓裳羽衣曲情調閒雅,婉轉沉鬱。江憐兒媚眼低迷,袖袂婆娑,眾將無不望之痴神。果不愧是盛唐名作,正應了“此景只得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白樂天曾作長文描繪此舞: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間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懨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時雲欲生。
螾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