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嵇昀聞聽,將飛鸞劍橫在手裡,輕輕揩拭。
“我說的可不是你手上這把劍。”
嵇昀微驚:“不是這把劍?”
太叔髦饒有意味地答道:“那是數百年來,叫人趨之若鶩、求而不得的神兵至怪,叫做蛟麟神劍。”
“蛟麟神劍...”嵇昀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口中小聲地反覆唸叨。
“太師公把劍要回來沒有?”
“沒有。”太叔髦眉頭微皺。“大老遠從桑丘過來,結果觸了楣頭。”
嵇昀心想願賭服輸,寶劍既以作了賭注,確是不該來索要的。
這時候,太叔髦湊到嵇昀的耳邊,小聲囑咐:“但是這回咱倆無論如何也要把蛟麟劍給拿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啥?”嵇昀睜大了眼,想不到師父竟還在打蛟麟神劍的主意。
“請用茶。”
道童擺上茶盞,師徒謝過。嵇昀四下瞧望這方大殿,金柱輝煌,格外氣派。他見慣了草廬氈房,像這樣宏偉的磚瓦建築,還是生平頭一次見到。他眼珠溜溜轉轉,忽然,被西牆上掛著的三幅巨畫所吸引。
嵇昀走上前,朝著左首第一幅畫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畫中有大小人物,多則一千,少說八百,個個栩栩如生;周圍松溪環繞,山高月下,不知在作何活動。
“這三幅畫,出自一人之筆。作者是貞觀年間鼎鼎大名的畫師——閻立本。”
鈺澄介紹說。
嵇昀道:“畫的就跟活的一樣...”
鈺澄道:“這幅畫名叫《秦王慶宴圖》,畫中人物,具是輔佐太宗皇帝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良相。”
傳聞太宗皇帝由於感念功臣,下令在宮中修建凌煙閣,並叫閻立本為二十四功臣作畫像,懸掛凌煙閣內供奉香火。當時國力昌盛,風化開明,文人雅士迭出,閻立本奉旨作像的時候,正值樂師為太宗進獻“秦王破陣樂”,閻立本受到啟發,逸興不減,在為功臣作像之餘,又創作了這幅《秦王慶宴圖》。
“原來是這樣...”
“畫中的慶功宴會,其實並非史實,乃是作者編撰臆想出來的。因為這裡的很多人是在太宗即位後才歸順的,比如犯言直諫的魏徵、先效忠隱太子後為太宗抗擊突厥立下汗馬功勞的薛萬徹、馮力等。”
嵇昀點了點頭,又看向中間第二幅畫。
畫中是一名年輕的白袍戰將,半跪在岸邊,身後是茫茫大海。戰將身前,一位黃袍貴冕的老年皇帝,手持酒樽,遞給身前的那位白袍將軍。
“中間這幅畫名叫《金龍餉虎圖》。”
“奇怪,這畫裡既沒有龍,也沒有虎,怎麼叫‘金龍餉虎’?”
太叔髦饒是看不慣徒弟無知,伸長了脖子大聲道:“那個老皇帝是龍,將軍就是虎!”
鈺澄點點頭:“前輩所言無誤,皇帝自然是真龍天子,這畫中將軍,本是白虎兇星下凡,東征大海凱旋而歸,天子親迎犒賞,所以謂‘金龍餉虎’。”
嵇昀貌似恍然大悟,喜道:“我知道了,這不就是薛仁貴徵東的故事嗎?!”
鈺澄微微含笑,搖頭不答。
嵇昀見他如此反應便生疑惑,可左思右想,卻不知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