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半仙抬手一指對面走來的一個男人:
“你仔細看好,從這個男人身上,都能看出什麼?”
帝昊盯著從身邊而過的男人,想了一下:
“該男子二十四五歲,從小就有胃病,腿關節僵硬,家中父母在堂,妻子比他大一歲,身患重病,身前一對兒女,女兒大,兒子小,中午沒吃飯,這是要趕回家吃午飯。”
趙半仙聽著,眼睛一亮,等帝昊說完,驚奇的問道: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帝昊小臉一甩:
“你是半仙,我是真仙,這很簡單,我是從他的面相看出來的。”
趙半仙心裡嘖嘖稱奇,表面上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
“你還是太嫩了,生活閱歷少,我給你補充,這個男子是個篾匠,而且與人打架傷過三根肋骨。”
帝昊不信:“你怎知他是篾匠,還傷過三根肋骨?”
趙半仙不慌不忙的道:
“右手明顯比左手大且青筋凸起,說明他平日的工作右手比左手用力。
他的腿膝蓋僵硬,是由於日常盤腿幹活時間久了,血液流通不暢造成關節僵化。
你看他走路身體的晃動,右側晃得較少,說明有硬傷,身體前傾不平,說明硬傷在右脅,還有,此地出篾匠。”
帝昊瞪著驚奇的大眼看著趙半仙,一副有兩下子的表情。趙半仙裝出一幅高深莫測的樣子邁步往前走,嘴裡說道: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帝昊覺得有趣,追上來繼續跟趙半仙玩這種遊戲。趙半仙指著前邊一個賣魚的說道:
“就他吧,你說說他是幹什麼的?有什麼特長?”
帝昊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麼來,總是有層霧氣遮掩著,推算不出他的來歷,嘴上不服道:
“不就是一個打漁的嗎?”
“錯,他不是打漁的,它是衙門裡的捕快。”
帝昊來了興致:“仙人指路,快講講?”
趙半仙眼睛一瞪:
“強調一遍,本人趙仙人,記住了。哼!你仔細看此人才三十幾歲,如果是漁民,常年在海上捕魚,受海風的侵蝕,或多或少腿部有風溼病,走路不暢。
你再看他走路時有蛇潛鶴行的影子,雖然裝出普通人的樣子儘量掩飾,但二十幾年的功底,已經深入骨髓裡,再怎麼掩飾,也有影子在裡面。
你再看他穿的快靴,這是捕快為了追擊犯人方便,沒有更換。看他腰間長袍,在小腹部略有隆起部位,那裡盤著綁人的繩索。看他的手,右手抓魚的動作,帶著刀法的影子。嗯,應該是地鏜刀。”
但他說的這些,帝昊聽不懂。因為沒有經歷過,更沒見過刀法,也沒見過拿人的繩子。
真正認識到讀千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個想學,一個想教,就這樣兩人一貓穿梭在大街上,在過往的人流中比賽。
當然都是帝昊輸,輸了,中午就要請趙半仙吃頓大餐。錢花光了,就去賣符篆。
就這樣,在這個城市裡一住就是近半年時光。帝昊對人、對事物的觀察顯著入微,學到了很多生存知識。這些知識都來源於生活的積累,在書本上是找不到的。
帝昊深知這一點,感興趣是假,暗暗學習是真。將來為父母報仇,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危險都有可能發生。多積累一些生活經驗,就多一分生存能力。
慢慢的,隨著帝昊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三教九流,都有不同的特點,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特點,從尋常中找出不尋常,這就是觀察的真諦。
雙方的打賭開始互有勝負,倆人的興趣又轉移到環境上,環境對事態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兩人對街上每天發生的事情,根據現有的環境預測事情發展的經過和結果。
到後來,兩人開始改變環境,讓事情按照自己設定的結果發展。半年下來,帝昊感覺自己充滿了自信,有一種對人、對事、對世界的掌控感。
這天,趙半仙對孟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