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子裡沒什麼娛樂的東西,就是風月之地都見不著。
故而所有人都聽的認真,入了戲,討論個不停。
“怎麼著?村裡人都給妖怪吃了唄!”
“太狡猾了!那妖怪居然裝成人的樣子去騙人!”
“肯定突然殺出來一個神仙,把妖怪降服了對吧?”
張玄故意吊著他們的胃口。
等了一會兒才說:“那妖怪跑了七八戶人家,把鍋裡的飯全給偷吃了,原來,這是隻一心求道的妖怪,為了拜師,才偽裝成書生模樣,忍著十多天沒吃東西,餓壞了,晚上那點米,根本就不夠吃,又不好意思提出來,這才去偷吃糧食。”
這一段說完,聽眾皆是表示無聊。
而張玄話鋒一轉,又道:“但第二天的早上,村子裡卻有好幾戶人家失蹤,馬上有人站出來,說昨天晚上看見書生偷偷摸摸,跑進別人的家裡,村子馬上把書生扣住,準備報官。”
“結果還沒去衙門,就要一個道士找上門來,說書生是妖怪,還起了法壇,讓書生現出了原型,原來是一隻猴妖,村裡人皆憤慨,讓書生把俘走的人放回來!那道士卻說,失蹤的人全是給書生吃掉的,村裡人對此深信不疑,馬上就準備點天燈,處死書生。”
說到這裡,張玄又賣起關子,不說了。
聽眾都心急難耐,爭先恐後的問後來的事。
也有不少人為猴妖打抱不平,譴責道士在冤枉好人。
待雖有人都心癢難耐的時候。
張玄才繼續說:“書生被綁在天燈上,大聲的喊,想證明自己是無辜的,但是沒有人相信他,最後,終究是沒逃過一死,不過肉身消亡,魂魄尚存,只是心有餘恨,如不了地府,只得日日夜夜在村子外面徘徊,哭泣。”
“怒氣積壓,終於,他決定要拉那個道士當替死鬼,於是悄悄跟去道士的住處,結果意外的發現,村子裡那些失蹤的人,全部都是被道士拐走的,當成奴婢,賣給那些有錢人當牛做馬。”
“書生怨氣更中,下定決心要殺掉道士,當頭夜裡便開始發難,可誰知道,那道士還真學過幾分本事,拿出柳枝,把書生的魂魄打的傷痕累累。”
“書生僥倖逃走了,但氣啊!想告訴村裡人真相,偏偏又沒人能聽見他說話,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老者突然出現,問他,想不想報仇。”
“書生見終於有人能看見自己非常高興,便回答說,想報仇,更想救那些被拐走的村民。”
“老者當即大笑,帶著書生的魂魄到了方寸山上的一個洞府,那洞府看著極小,但裡面卻別有洞天,藏著一方世界。”
“老者以蓮為體,以玉為骨,替書生重塑了一個肉身,並且教導書生修行之法,書生悟性很高,馬上就學會了仙法,尋那妖道去了。”
張玄話說到這裡戛然而止。
茶館裡的聽眾紛紛要求繼續說。
不過張玄卻是收起扇子道:“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頓時茶館裡哀嚎聲一大片。
而張玄無視了哀求之聲,直接離開了。
待到了沒人的地方,找了快大石頭坐下。
摸了摸藏在兜裡的昊天鏡,嘀咕道:“可千萬別給看出破綻了。”
歇息片刻,又施展騰挪之法來到方寸山。
大手一揮,施展神通,變出了一個洞府,然後幻化成了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端坐在其中。
張玄這是在守株待兔。
兔,便是六耳獼猴。
他先是用昊天鏡矇蔽了自身的天機,然後故意去講那個妖猴求仙的故事。
目的顯而易見,是想騙六耳獼猴來自投羅網。
只是,六耳獼猴會不會上當,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實話說,張玄有點虛。
雖然有昊天鏡自己身份不至於暴露,但畢竟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六耳獼猴會當真,並且前來一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