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最終選擇了同意,但同意有個前提,那就是呂布真的會襲擊涼州。
這畢竟是戲志才的一面之詞,秦放不可能完全相信。
還有,陳宮可不是一般人,他慫恿曹『操』,也許就是在給呂布爭取機會,至於是否真的會跟秦放開戰,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呂布不動手,秦放答應的一切,承諾的一切,都不會算數。
對於這一點,戲志才表示理解,而後,雙方就這麼愉快的達成了一致。
送走戲志才去,秦放深吸了一口氣,如果一切真的跟戲志才所言,那這呂布,就是真的在作死。
讓曹『操』拿下遼東和高句麗、夫餘,的確會壯大曹『操』的勢力,但呂布手下的大軍還有猛將,對秦放更有誘『惑』力。
尤其是張遼、高順、臧霸這些人,秦放一直日思夜想著。
呂布啊呂布,希望你不會犯錯,不然,可就別怪我不給你機會了。
在秦放、呂布、曹『操』三方彼此耍心眼的時候,撤到遼東的袁紹也沒有閒著。
投靠公孫淵,實屬無奈之舉,雖說公孫淵對他還算不錯,禮遇有加,但寄人籬下這種感覺,實在不怎麼好。
尤其是,曹『操』撤軍之後,本來跟他站在統一戰線的公孫淵便開始防著他了。
想想幾個月前,他還是手握幷州、冀州、幽州的一方強大諸侯,有足夠的本錢涿鹿天下。
但是現在,竟然……
袁紹很是不甘,長子袁譚提議過幹掉公孫淵,霸佔遼東,以圖東山再起。
但被沮授否決了。
在沮授看來,公孫淵能坐鎮遼東,也是有著一定實力了,當地百姓對他也是頗為愛戴,雙方聯手,是可以攔住曹『操』的,但雙方要是內訌了,曹『操』趁機再次討伐,那遼東可就危險了。
他們內鬥,正好是上了曹『操』的當。
不得不說,沮授還是很有見地的。
不能動公孫淵,袁紹的十多萬大軍的糧草就是問題,要是希望公孫淵一直養著他的這些軍馬,顯然不是那麼現實的。
審配建議,他們出兵夫餘或者高句麗,拿下新的土地,自給自足,休養生息,實力壯大之後,在圖霸業。
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袁紹表示同意,對此,公孫淵更是拍手贊同。
夫餘和高句麗對遼東一直都是虎視眈眈,奈何公孫淵實力有限,討伐他們,實在有些困難,只有自保。
現在袁紹樂意幫忙,他自然不會拒絕。
除此之外,袁紹的大軍有了新的地盤,糧草什麼的,他也就不用管了,這對於他來說,也是減輕了不少壓力。
怎麼看,這都是有利的。
當然了,如果袁紹壯大起來,想反咬他一口,公孫淵也想好了辦法,投靠曹『操』,然後跟曹『操』一起,沒掉袁紹。
如此一來,功勞有了,氣也出了,雖說以後頭上多了一個上司,但升官是沒問題的,這輩子做個富家翁還是可以的。
雖說霸業沒了,但能美滋滋的活下去,這也不是為一個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