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謀劃,什麼謀劃?本將軍和王司徒有什麼好去謀劃的。七星刀與本將軍又有什麼關係?”
王臨瀟見他並不承認,後半句卻又是問到了實在的問題上,也不欲將所有話全部都說盡,只是微微一笑又說道:
“天下之事,謀劃者多矣,七星刀當然也是其中一樁。眼下華雄對將軍而言,已成極大的麻煩,呂將軍若不早日處理此事,恐怕悔之晚矣。”
呂布冷笑一聲,忽然說道:
“原來你這人不是為了幫華雄,而是為了殺華雄,我聽說先前華雄是被幾個卑鄙之人出手偷襲正對敵的孫堅才倖免於死,想必其中便是有你,沒想到你竟然成了華雄手下的叛徒。”
王臨瀟不以為意的說道:
“能成大事者,又豈會在乎這些小節?現在華雄已經將自己的路走絕了,卻可以成就別人的路。有關將軍這次的危機,這個訊息在下已經先免費送與將軍了。若是將軍肯將在下收於門下,在下便可以把在其後預備好的兩件大禮送與將軍,想必能得到將軍的滿意。”
呂布卻陷入了猶疑之中。
他一向看不起華兄這個粗魯的武人,於是便很能理解這個王臨瀟的心思,在華雄手下混確實沒什麼前途。而如果他是說他說的是真的,自己想要刺殺董卓這件事已經被華雄知悉,自己便一定要在華雄告訴董卓之前殺人滅口了。
可以現在的樣子看起來,似乎只有這個王臨瀟知道華雄現在何處,甚至他已經把華雄囚禁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這可以作為一種資本,對自己極有影響力的資本。
事實上,早先的時候,王允曾經為他呂布畫了一道極為光明的藍圖。
為皇帝誅殺權臣之後,就能瞬間得到皇帝的信重和天下的愛戴,再憑著自己天下無雙的武力為大漢掃清叛賊,出將入相也未嘗沒有可能,甚至,他從心中還有著那種從未向別人說過的志向,可他心中確是明明白白的知道,一旦殺了董卓,他便可以奢望更高的東西。
那麼,我面前的你。
王臨瀟,你也看見我光明的前途了嗎?
可是呂布想到這裡,又陷入了懷疑之中。
他不知道這是不是又是一個陷阱,而他卻知道只要不做事就能避開很多的陷阱,就像先前赤兔馬瘋狂的撞樹吐血,他便因此而稱病不上朝,說不定就是避開了很不好的後果。
若是別人知道他是這樣子的人,有著這麼一顆心,恐怕也很難相信。
畢竟,他可是天下第一呀!
但呂布也的確有著自己的問題,天下第一,也並不代表著就沒有任何缺陷,呂布的武藝的確可以說是完美的,可是在他自己看來,他的缺陷只在自己的性格。
是的,從他已經和王允約定好刺殺董卓的事,卻又因著一個小事而反悔一樣,他在那一刻產生了猶疑,而這正是一種他十分熟悉的感覺。
就像他當初可以勇猛對抗草原的蠻族,可當丁原要收他為義子時,面對著這種純粹的籠絡,與丁原毫無恩義的他猶疑了,最後卻半推半就地成為了丁原的義子。
就像之後的他可以無畏的為丁原抵抗勢大的董卓,可當董卓送與他赤兔馬的時候,他猶疑了,於是沒有拒絕這所有武人最愛的寶馬,等到後來,他漸漸感受到了董卓對他的喜愛,這個人無論是籠絡的力度還是表達的誠意都要遠遠勝過丁原。
對他來說,丁原和董卓都只是愛他的武力,所以他們會幹著一樣的事,但後者更好,這種比較終於還是輕易的結束了他的猶疑。
所以當王允找他陳述大意,勸說他刺殺董卓,為他將之後的成果的時候,他當時便覺得很有道理,卻不敢立即出手。如果沒有發生什麼事的話,可能他會一直猶疑下去。
可這一次的猶疑,最終還是因為董卓因為一個女人無情的飛擲而來的手戟要奪去他的性命而毀滅。
他甚至覺得,我每一次都有著自己的理由,為什麼你們全都不認可我?
所以當他面對明顯要投靠而來,言語中雖然句句都沒有言明,卻是每一句都在暗示著會獻上投名狀,之後還會再送兩件大禮的王臨瀟的時候,也很容易的理解了他的行為。
他覺得這個王臨瀟為了得到現在能夠現給他的成果做出瞭如此多的伏筆,大概是有著不錯的智謀,並且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再加上此時他表現的也很有誠意,他完全可以考慮收下這個人,哪怕只是利用一番。
於是他又和善的一笑,向著王臨瀟問道。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是個白身吧?”
這看起來是個單純的調笑,又像是要抬你起來之前的打壓,王臨瀟卻是接著那話,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卻有著並非如此的能力。”
呂布決定給王臨瀟這個機會。
喜歡入戲錄請大家收藏:()入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